科普|偏侧头痛就是“偏头痛”吗?
创始人
2025-09-11 23:10:01
0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曾有过头痛的经历,多数是局部疼痛,有时是前额部疼,有时是太阳穴疼,较少可出现整个头部的疼痛。在门诊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病人捂着脑袋进诊室说:“医生,我的偏头痛又犯了!”不少患者认为,发生在一侧的头痛就是“偏头痛”,这种理解并不完全准确。实际上,并不是发生于一侧的头痛都是偏头痛,而偏头痛也不一定只局限于单侧。

有这些特点,应怀疑是偏头痛

偏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常见的临床类型,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5%-10%,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的2至3倍。

大多数偏头痛的疼痛部位位于单侧颞部(俗称“太阳穴”),少数也可位于双侧颞部、整个后脑勺或整个头部,疼痛部位也可以左右交替。

典型症状表现为:周期性、反复性的单侧或者双侧搏动性头痛,疼起来像血管一跳一跳的,活动会导致疼痛加重,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很多患者喜欢拉着窗帘安静地躺着。

约10%-20%的人群会在头痛发生前出现一些先兆症状,其中视觉先兆最为常见,如视物模糊、有闪光或暗点、视物变形等,其他还有偏侧肢体麻木刺痛、言语不清、头晕头昏等。先兆症状一般持续10-20分钟,很少超过1小时。多数偏头痛症状持续时间24-72小时。

如果反复出现中至重度头痛,特别是单侧、搏动性疼痛,高度提示可能是偏头痛。

此外,如果伴随畏光、畏声、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当怀疑“无先兆的偏头痛”;如果伴有反复发作的短暂的视觉、偏身感觉障碍,应当怀疑“有先兆的偏头痛”。

判断头痛的病因,医生可能这样做

临床上,遇到头痛患者,医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明确病因:

病史和体格检查:首先,医生会仔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发病年龄、发作频率,区分究竟是发作性头痛,还是慢性、持续性头痛。其次,医生会询问头痛的部位、性质、轻重程度、发病诱因,以及发病情况、家族史等。此外,医生还会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有些头痛患者需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血液化验,如血常规、炎症指标,可协助某些感染性病因、消耗性疾病的筛查;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筛查静脉血栓等。

影像检查:主要包括超声、CT、磁共振、发泡实验等检查,比如超声检查可发现迂曲、增粗的颞动脉,头颅CT可发现颅内占位,颅脑磁共振检查可发现颅内隐匿病变、神经血管的压迫等,发泡实验可发现卵圆孔未闭等。

其他检查:如眼压测定有助于青光眼的诊断,焦虑抑郁量表评估可协助紧张型头痛的判定。

虽说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但其背后的病因却十分复杂。在应对头痛时,精确的诊断、个性化的治疗是关键。经过科学诊治,许多头痛有望得到预防和控制。

偏头痛应与这些情况鉴别

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因头痛常常在一段时间内密集性发作而得名。多见于20-50岁的年轻人,老年人很少发病,男性患病率约为女性的3倍。丛集性头痛属于原发性三叉自主神经性头痛,疼痛多位于一侧眼眶或额颞部,疼痛程度为重度或极重度,同时伴有同侧眼结膜充血、流泪、鼻塞、流涕、前额和面部出汗等症状。

巨细胞动脉炎

旧称“颞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血管炎症,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主要累及大、中血管,如颈内动脉、椎动脉、颅内动脉等,绝大多数患者的首发症状为颞部疼痛及头皮触痛。

三叉神经痛

这是一种严重疼痛,尖锐而剧烈,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电击样、刀割样、烧灼样疼痛,呈放射性,常常伴有同侧面部抽搐、流泪、流涕等,疼痛呈阵发性,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往往在张口、说话、刷牙时触发,常常被误诊为头痛或牙痛。

青光眼

急性青光眼是一种眼科急症,发作时可导致剧烈头痛和一侧眼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患眼视力下降、流泪等。

颅内肿瘤

如果颅内肿瘤累及脑膜、血管等对疼痛敏感的结构,会出现局部疼痛;如果肿瘤体积过大或引起脑积水,导致颅内压增高,可能表现为全头痛。

紧张型头痛

紧张型头痛也是临床很常见的一种原发性头痛,年患病率10.8%,女性多见,在40-49岁达到高峰,典型症状为双侧的非搏动性头痛。

偏头痛应该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偏头痛的常用方法之一,包括预防治疗和急性治疗。

预防治疗:预防治疗适用于频繁发作或严重偏头痛的患者,旨在减少头痛发作的次数和减轻疼痛的程度。常用的预防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多塞平)、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艾司洛尔)、抗癫痫药(如丙戊酸钠、依纳布特)、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等。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根据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机进行调整。

急性治疗:急性治疗主要用于缓解头痛发作,旨在快速减轻头痛症状。常用的急性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咪嗪)、三叉神经阻滞剂(如舒依嗪、舒芬太尼)等。患者需要根据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机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一般建议在头痛发作的早期使用药物。

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也是偏头痛的重要方法,包括生活方式修改、心理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如经常受到头痛困扰,建议及时就医,寻找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切勿盲目依赖止痛药物,延误某些疾病的诊治时机。

来源:社区医疗中心,复兴门铁路社区卫生服务站

作者:林志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皮肌炎患者吞咽障碍,如何守护进... 皮肌炎是一种特发性炎症性肌病,主要影响皮肤和肌肉,当咽喉部和食管的肌肉受到攻击时,就会变得无力、不协...
发现肺部小结节怎么办?这 3 ... 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如今,随着体检的普及和检查手段的进步,肺部小结节的发现率越来越高。很多人在得知...
16岁花季少年脑里发现“地雷”... 薛先生提着好几袋CT胶片来到金华艾克医院,他愁眉不展,时不时地叹口气。 薛先生的儿子在3年前,也就是...
女性绝经后,这些疾病风险增加!... 58岁的王阿姨绝经5年了,最近总感觉阴道干涩刺痛,有时还会尿频尿急。她不好意思说,自己买了洗液用,结...
脂肪肝只是 “胖出来的病”?瘦... 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提到脂肪肝,很多人会直接将其与 “肥胖”“超重” 划等号,认为只有身材偏胖的人...
原创 男... 在爱情的长河中,我们常常探讨什么样的人,会在彼此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有人说,是那个爱得最炽热的...
汗多不等于排毒!中医提醒:身体... 很多人走两步就满身汗,但觉得 “出汗是排毒”,可在中医眼里,汗液不只是 “废水”,更是健康的 “晴雨...
医生发现:最能加重心梗的行为,...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科普|偏侧头痛就是“偏头痛”吗...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曾有过头痛的经历,多数是局部疼痛,有时是前额部疼,有时是太阳穴疼,较少可出现整个头...
这4种面食正慢慢拖垮你的血糖!... 如今的饮食文化里,面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尤其在我国,面条、包子、馒头等面食几乎是每个家庭的主食之一。...
粉笔灰里的光阴故事:从手抖的板... 当秋风卷起第一片银杏叶时,总有些画面在记忆里簌簌作响——黑板前微微颤抖的粉笔,擦不尽的白色尘屑,还有...
脊髓损伤患者便秘的预防与护理:... 脊髓损伤后,由于骶段脊髓的副交感神经中枢与高级中枢的联系中断,缺乏胃结肠反射,结肠蠕动减缓,肠内容物...
有一种致命的粗心,叫做“把胃癌... “唉,这胃又开始闹腾了,先吃点胃药吧。”窗外的阳光刚透进屋子,58岁的王阿姨又一次从抽屉里摸出药瓶。...
为什么帕金森会找上你? 60岁的张阿姨近一年多出现身体不听使唤、走路变慢前倾、系扣等动作困难的情况,就医后确诊为帕金森病,而...
了解Dawnzera:预防遗传... 什么是Dawnzera? Dawnzera是一种针对预激肽酶的反义寡核苷酸,主要用于预防12岁及以上...
男人断联,不用主动联系,而是做... 男人突然断联,很多女人第一反应是慌了神。电话打不通,消息石沉大海,心里像被掏空了一块。 有人急着追问...
男人微信不回你,心里的想法其实... 昨天跟我闺蜜喝咖啡,她坐在那儿跟我唠她家那点事儿,说着说着我突然发现个事儿 —— 有些姑娘身上的小习...
西格玛医学集团早介入快交付——... 南京西格玛医学 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迎来创新浪潮,国家药监局统计显示,2024年累计批准上市...
男宝“蛋蛋”不见了?医生提醒:... 三湘都市报9月11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 通讯员 庹菲 王月爱 陈晓琼 乐梧亭)医院超声...
秋意渐浓养生正当时:一份实用的... 立秋过后,暑气渐消,秋燥渐起,昼夜温差逐渐加大。顺应时节调整生活习惯,是为秋冬季健康打下基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