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铁锅,有人追求锃亮如新,有人偏爱光滑顺手,而在铁锅匠人冯江山眼中,一口好锅的灵魂,藏在那层温润的“黑”里——“这‘黑’不是简单的颜色,是火候浸润、岁月沉淀的勋章,是铁锅真正好用的证明。”他亲手打造的“宗师黑锅”,正是用这抹独特的“黑”,诠释着传统铁锅的匠心与实用。
不同于市面上靠化学涂层追求“不粘”的铁锅,冯江山的“宗师黑锅”,从选料到锻打,每一步都透着“慢功夫”。他精选高纯度精熟铁,历经数万次手工锻打:火候太旺易让铁材变脆,火候不足则难塑锅型,冯江山凭着几十年的经验,精准把控每一次炉温,让铁材在捶打下逐渐成型,锅壁厚度均匀,储热能力远超普通铁锅。而那层备受他珍视的“黑”,并非刻意染色,而是在锻打后经过“开锅”“养锅”的反复浸润——用热油养护,让油脂渗入铁锅微小孔隙,再经日常烹饪的火候滋养,慢慢形成一层天然的“油膜黑”。
“这层‘黑’,是铁锅和主人的‘默契’。”冯江山总爱这样说。新锅初用时,或许还带着生铁的“涩感”,但随着煎炒烹炸的次数增多,那层“黑”会越来越温润,炒菜时不易粘底,还能锁住食材本味:爆炒肉片时,铁锅快速导热锁住汁水,肉香不流失;慢炖鸡汤时,均匀储热让鲜味慢慢渗透,连汤底都带着醇厚的口感。不少用过“宗师黑锅”的人说:“越用越顺手,这抹黑看着不显眼,却藏着最实在的好用。”
在追求“快消”的当下,冯江山仍坚持手工锻打每一口“宗师黑锅”。他说:“机器能做出整齐的锅型,却做不出火候与岁月的温度。”每一口锅的“黑”都独一无二:有的带着锻打时留下的细微纹路,有的因养护方式不同透着深浅不一的光泽,这些“不完美”,恰恰成了“宗师黑锅”的独特印记——就像老物件随时间沉淀的质感,越用越有味道,越用越舍不得换。
如今,越来越多人告别涂层焦虑,重新爱上传统铁锅,而冯江山的“宗师黑锅”,正用那抹带着勋章意义的“黑”,让更多人明白:好的厨具不必靠噱头,只需经得住火候的考验、岁月的打磨。正如他所说:“等你用这口锅炒出第一盘不粘的青菜,炖出第一锅鲜美的汤,就会懂这‘黑’的珍贵——它不是颜色,是日子里最实在的烟火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