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天刚泛起鱼肚白,张大爷就拎着马扎、揣上布袋,乐呵呵地往小区花园赶。退休后,他把养生当成了头等大事:打太极、遛鸟、拍风景,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可要说最让他上心的,还得是每天雷打不动吃的一大把核桃。他常拍着胸脯说:“这核桃长得像脑仁,吃了肯定补脑,预防老年痴呆!”儿女们劝他别吃太多,他总一挥手:“专家都说了,坚果是‘长寿果’,我这才吃多少?”
这天早上,张大爷跟往常一样,坐在阳台上“咔嚓咔嚓”敲核桃壳。刚敲完,他想起身活动活动,谁知眼前突然一黑,双腿一软,整个人“咣当”一声栽倒在地。老伴儿闻声冲过来,吓得直哆嗦,赶紧拨了120。
救护车一路疾驰,把张大爷送进了医院。一番检查后,医生得出结论:晕倒是高血脂引起的短暂性脑供血不足,而罪魁祸首,正是他每天那一把接一把的核桃。医生叹了口气:“大爷,核桃再好,也不能当饭吃啊!您这血脂都快赶上猪油了,再这么吃下去,医院可真成您‘第二个家’了!”
张大爷醒来后,一脸困惑:“不是说核桃补脑、护血管吗?我天天吃,咋还吃出问题了?”
01
核桃是“长寿果”
还是“健康杀手”?
核桃被古人称为“万岁子”“长寿果”,现代研究也证实了它的健康价值。2021年《循环》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跟踪了6701名健康老人,发现每天吃30-60克核桃(约3-6颗)的人,两年后坏胆固醇(LDL-C)水平降低4.3%,低密度脂蛋白颗粒质量提升,动脉硬化风险显著下降。
另一项哈佛大学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更显示,每周吃2-4份核桃(1份≈28克)的人,全因死亡率降低13%,预期寿命延长约1年。
但为什么张大爷吃核桃却出现问题?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老年人每日坚果摄入量为10 - 15克,约2 - 3颗核桃,但张大爷每天吃一大把约50克,脂肪摄入严重超标,过量脂肪对老年人健康危害极大,会引发诸多健康问题。
实际上,并非所有老年人都适合吃核桃。高血脂和肥胖者,核桃脂肪含量高,过量食用会加重血脂异常,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消化功能弱的老人,肠胃难以消化核桃中的高脂肪、高蛋白,易引发腹胀、便秘;胆囊疾病患者,脂肪会刺激胆囊收缩,可能诱发胆绞痛;阴虚火旺的老人,核桃性温,食用后会加重口干、便秘等症状。
不过,不同情况的老人吃核桃也有合适方法。健康老人可每日吃2 - 3颗核桃,掰碎撒在酸奶或粥里,增添风味又保证营养均衡。
高血脂、肥胖者每周吃核桃不超过3次,每次1 - 2颗,严格控制量,防止血脂升高、体重增加。消化不好的老人,可将核桃打成浆饮用,这样更易吸收,还能减轻肠胃负担,避免消化不良。
02
这3类坚果,老年人最好少吃
1. 板栗
板栗淀粉含量高达40%-50%,食用后易快速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每日食用量建议不超过3颗,并需相应减少主食摄入。
2. 腰果
腰果脂肪含量虽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但总量过高(每100克含50.9克脂肪),肥胖、高血脂老年人需严格控制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颗。
3. 巴西坚果
巴西坚果钾、磷含量极高(每100克含1600毫克钾、725毫克磷),肾功能不全者食用后可能引发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严重者导致心脏骤停。
03
老人吃坚果的三大原则
老年人消化功能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衰退,在坚果的选择上需要格外用心,得兼顾营养与易消化性。像核桃适量食用就很不错,杏仁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松子含有亚油酸能软化血管,花生蛋白质丰富,不过要选原味的。
但有些坚果就得谨慎选择了,比如板栗淀粉含量高,吃了容易让血糖升高;腰果脂肪含量超过50%,肥胖的老年人得控制着吃;巴西坚果钾、磷含量高,肾病患者可千万不能碰。
除了选对坚果,吃法也很关键,有三种“高危”吃法一定要避免。霉变的坚果可吃不得,坚果很容易受到黄曲霉素污染,像发霉的花生、核桃,黄曲霉素毒性极强,是砒霜的68倍,还是引发肝癌的明确诱因。
有些商家会用工业石蜡加工坚果,让坚果外观更好看,可工业石蜡里可能混着重金属,长期吃会损害神经系统。另外,坚果热量密集,100克核桃就含有654千卡热量,吃多了热量超标,会增加肥胖、患糖尿病的风险。
坚果的搭配和食用时间也有不少讲究。可以把坚果和酸奶、燕麦片混合在一起吃,这样能提升营养吸收率,不过要避免和高糖、高盐的食物一起吃。食用时间上,建议在餐间吃,空腹吃容易刺激肠胃,睡前2小时就不要吃坚果了,不然热量容易堆积起来。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谢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