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医生呼吁:慢性肾病是进行性疾病,不能只治肾,还要控制3点
创始人
2025-08-30 01:09:14
0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药没断过,为什么检查结果还是一年比一年差?”一位中年男性在复查时提出了疑问,他患有慢性肾病,按时吃药,但肾功能依旧在下降。

很多类似的情况反复出现,让医生一次次强调:慢性肾病不是单靠药物就能阻止进展的病。它的特点就是进行性,不会轻易停下脚步,如果忽视全身管理,只盯着肾脏本身,最后结果往往不理想。

很多患者在刚确诊时,都把注意力放在“护肾”两个字上,期望通过中药、西药、补品来延缓病情。

可是身体是一个整体,肾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器官,血管、代谢、心脏,都在和肾功能紧密互动。单纯的“治肾”就像堵住一个缺口,但洪水还会从别处冲进来。

真正需要做的,是从源头减少肾脏负担,而这往往体现在几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控制体重与生活方式,是第一个关键点。很多慢性肾病患者本身就伴随肥胖、代谢综合征,体重过高,会增加肾小球滤过压力,长期让肾单位超负荷工作,结果就是功能加速衰退。

控制体重并非仅仅通过节制饮食就能实现,更需要养成长期稳定的健康饮食习惯,同时搭配规律的体育锻炼,这样才能让体重管理更可持续、更有效。

研究显示,哪怕体重下降5%到10%,肾小球的压力也能明显减轻,尿蛋白水平会下降。在饮食方面,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优质蛋白与蔬菜的占比,有助于营造更为稳定的代谢环境,促进身体的健康与平衡。

生活方式还包括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控制饮酒,这些看似和肾脏关系不大的细节,其实在慢性炎症和代谢紊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很多患者多年坚持药物,却因为体重迟迟不降,结果病情依然恶化,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血脂的管控,是经常被忽略的重点。很多人以为高血脂只是心脑血管的隐患,和肾关系不大,实际上,血脂异常会加速肾小球硬化,促进肾脏纤维化。

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过高,会沉积在血管壁上,让肾脏的微血管更快受损,高甘油三酯水平,则和尿蛋白排泄增加高度相关。慢性肾病患者如果血脂一直不达标,肾功能下降速度几乎是正常血脂患者的数倍。

药物控制在健康管理中固然举足轻重,然而饮食结构才是影响健康的关键所在。少吃油炸食品、少喝含糖饮料、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这些都能帮血脂稳定。血脂稳定了,肾脏血流环境才会更平稳,药物治疗才可能真正延缓进展。

严格控制血压。肾脏和血压的关系非常紧密,高血压既是肾病的重要诱因,也是加重肾损伤的主要推手。

血压升高,会让肾小球毛细血管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最终加快硬化,血压如果反复波动,对肾的损伤比持续高压更大。很多患者在门诊血压还算正常,但在生活中忽视监测,结果夜间血压升高而不自知。

这种情况会导致病情持续恶化,却往往被耽误。血压控制需要药物,也需要生活管理,比如减少盐摄入、避免情绪激动、规律运动。

盐摄入过多会让降压药效果打折扣,很多人明明吃着药,血压却总不稳定,原因就在于餐桌上的咸味没有控制。对慢性肾病患者来说,血压控制得越好,肾功能下降的速度越慢,这是无数临床观察都证实过的。

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很多患者总希望找到一味“护肾灵药”,而忽视了全身环境的管理。慢性肾病之所以进行性,核心在于全身代谢、血管、炎症状态的持续损伤。

如果不去管体重、不去管血脂、不去管血压,再多的护肾药也只能延缓一小步,却无法阻止大趋势。真正的护肾,不是围绕肾脏做文章,而是让整个身体环境更健康,让肾不至于在高压状态下被推着走向衰竭。

其实,慢性肾病发展到后期,其主要结局通常不是单纯的肾衰竭,而是由病情引发的各类心血管事件,需重点警惕。很多患者最终倒下,并不是因为透析,而是心梗、中风。

体重、血脂、血压,这三点恰好都是心血管风险的核心。

也就是说,如果能做好这三点,不仅能保住肾功能,还能避免心血管并发症,这样看,慢性肾病的管理,其实就是全身健康管理。忽视这一点,就会在治疗上走弯路。

饮食、运动、药物,是控制这三点的核心手段,但执行上常常存在难点,比如体重管理,很多人减肥一阵子后反弹;血脂控制,部分患者依赖药物,却不改饮食习惯;血压管理,有人不愿长期吃药,总想停药。

这些行为在短期似乎没大问题,但在多年累积后,结果就是肾功能不可逆的下降。慢性病管理的关键在于长久坚持,而非仅凭一时的心血来潮去应对。

还要看到,慢性肾病复杂性在于个体差异。有些人血压问题突出,有些人血脂异常严重,有些人体重超标明显。管理不能照搬,而要结合具体情况,但不管个体差异多大,这三点始终是主线。

在慢性肾病管理中,是药物更重要,还是生活方式更重要?答案其实很明确。药物能减缓病情,但如果体重、血脂、血压不控制,再好的药物也无力回天。生活方式才是根基,药物只是辅助,能不能改变病程,关键就在日常的点滴选择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慢性肾病是进行性疾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李鹏.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内质网应激状态和线粒体氧化损伤的影响,现代药物与临床,2024-05-28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细胞检测揭示生命密码:预测死亡... 你有没有想过,科学真的能预测一个人的死亡风险吗?最近,一项发表在《衰老前沿》期刊上的研究让这个问题有...
原创 男... 营养指数 ★★★★★ [原料配方] 大豆100克,豆腐150克,金针菇200克,百合100克,胡萝卜...
一场经鼻腔的“视力救援”让患者...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6日讯(通讯员 文浩杰)近日,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功为...
腹痛腹泻别乱吃药!8个科学用药... 腹痛、腹泻是消化系统常见症状,多由急性胃肠炎、肠易激综合征、饮食不当等引发,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脱水、...
吃香菜对甲状腺不好?医生:不止... 一听香菜“有毒”,不少人差点把嘴里那口羊肉汤喷了出来。这年头连香菜都不能吃了?甲状腺到底惹了谁?其实...
54岁男子脑梗猝死,每天坚持午...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血压为何低点好?”新版高血压... 我国已有2.45亿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到多少最为科学?不久前,美国心脏病学会与美国心脏协会联合10余...
多名医生呼吁:慢性肾病是进行性...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洋葱是肺病的“夺命葱”?医生劝... 一盘热腾腾的洋葱炒牛肉,香味扑鼻,谁能抗拒?可就在这香气四溢的背后,有人却惊呼:“洋葱是肺病的‘夺命...
大脑扫描揭示:敬畏感如何帮助缓... 在某些时刻,我们会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震撼:雨后森林的静谧、交响乐的澎湃、夜空繁星的浩瀚。这种体验被称...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政策解读 一、制定原则 一是依法依规。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
原创 秋... 老话说 “秋补食海菜,腿脚不犯懒”,秋天除了吃陆地蔬菜,海里的 “平价宝藏” 也别错过 —— 那就是...
原创 5... “我怎么突然暴躁得像炸毛猫?”——一个普通女生的激素自救笔记 “小黎,你最近是不是吃了火药?” ...
新冠疫苗再升级:谁需要接种,谁... 最近,针对新冠病毒最新变种的疫苗在美国获批了。这次的更新究竟意味着什么?谁最需要关注? 随着病毒不断...
鼻咽癌治疗“减毒”有新进展,中... 局晚期鼻咽癌标准治疗中,顺铂化疗的高毒性问题一直困扰医患双方。这一临床痛点终于被中国学者破解。8月2...
原创 新...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距离CBA球员转会注册窗口关闭只剩下最后3天时间,这短短的72小时内,CBA的格局...
腹部出现这些变化,可能是身体在... 前言 腹部是我们身体的核心区域,里面容纳着许多重要器官。如果腹部出现一些持续的、找不到原因的明显变化...
原创 泰... 山东泰山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备战与北京国安的第23轮较量。这场对阵在本轮被众多球迷视为焦点之战,因为首回...
“妈妈,我不想开学……” 你的... 每年夏末秋初,总有一种情绪在无数家庭中悄然蔓延。 它藏在孩子闪烁的眼神里,藏在家长欲言又止的唇边,藏...
原创 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爱情,常常如绚丽的烟火,初时璀璨夺目,照亮彼此的世界,然而,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