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肿、甲状腺功能异常,到底是甲状腺炎还是甲状腺癌?” 不少患者因相似症状陷入困惑,担心良性炎症被漏诊为癌,或癌性病变被误判为炎症。南昌第五医院甲状腺科江辉主任指出,甲状腺癌与甲状腺炎虽同属甲状腺疾病,但性质、症状、治疗方式截然不同,通过 “症状特点 + 检查结果” 两大维度,就能精准区分,避免诊疗误区。
先明确:两者本质差异,一个是 “炎症”,一个是 “癌症”
江辉医生解释,甲状腺炎是甲状腺组织的良性炎症性疾病,多由自身免疫(如桥本甲状腺炎)、病毒感染(如亚急性甲状腺炎)引起,核心是 “组织发炎、功能紊乱”,不会发生转移;而甲状腺癌是甲状腺细胞恶变形成的恶性肿瘤,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侵犯周围组织或转移至淋巴结、肺部等,二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差异显著。
临床中,约 30% 的甲状腺炎患者会因颈部肿胀、甲状腺功能异常,被初步怀疑为甲状腺癌;同时,也有 10% 的甲状腺癌患者因早期症状不典型,被误诊为甲状腺炎,延误治疗。“准确区分是后续治疗的关键,错误判断可能导致‘过度治疗’或‘漏诊风险’。” 江辉医生强调。

从 3 个维度,快速区分甲状腺癌与甲状腺炎
1. 症状表现:疼痛、病程有明显差异
- 甲状腺炎:多伴随疼痛或功能异常症状。比如桥本甲状腺炎常表现为颈部轻微肿胀、乏力、怕冷(甲减症状),无明显疼痛;亚急性甲状腺炎则会出现颈部明显疼痛,吞咽或转头时加重,可能伴随发热、乏力,症状会随炎症缓解而减轻,病程多为数月;
- 甲状腺癌:早期多无症状,若出现症状,多为 “无痛性肿块”—— 颈部可摸到质地坚硬、边界不清的结节,活动度差,且会逐渐增大;若肿瘤侵犯神经或气管,会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症状呈进行性加重,不会自行缓解。
2. 关键检查:超声 + 功能 + 活检,给出 “金标准”
江辉医生表示,通过 3 项检查可明确区分:
- 甲状腺超声:甲状腺炎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回声不均匀(如桥本甲状腺炎呈 “网格状回声”),无明显结节或仅为良性结节;甲状腺癌则多表现为 “低回声、边界模糊、微钙化、纵横比>1” 的恶性结节,部分可看到颈部淋巴结转移;
- 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炎常伴随功能异常(如桥本甲状腺炎多为甲减,亚急性甲状腺炎可能先甲亢后甲减);甲状腺癌早期多无功能异常,仅少数晚期患者因肿瘤破坏甲状腺组织,出现甲减;
- 细针穿刺活检:若超声发现结节,穿刺活检是区分金标准 —— 甲状腺炎活检可见炎症细胞,无癌细胞;甲状腺癌则可检出癌细胞,明确病理类型。
3. 治疗方式:一个 “控炎调功能”,一个 “抗肿瘤”
- 甲状腺炎:以 “控制炎症、调节功能” 为主。桥本甲状腺炎若有甲减,需长期补充甲状腺激素;亚急性甲状腺炎可通过抗炎药缓解疼痛,无需手术;
- 甲状腺癌:以 “清除肿瘤” 为核心。早期多采用手术切除(甲状腺全切或腺叶切除),术后根据情况进行放射性碘治疗或内分泌抑制治疗,需长期随访监测复发。
江辉医生的重要提醒
- 别凭 “症状” 自行判断:颈部肿胀、乏力等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务必通过检查确诊,避免因 “自我感觉像炎症” 延误癌症筛查;
- 甲状腺炎患者也需警惕: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若合并甲状腺结节,结节恶变风险比普通人高 2 倍,需每 6-12 个月做一次超声复查;
- 高危人群重点排查:有甲状腺癌家族史、头颈部放疗史的人,即使症状像甲状腺炎,也需优先排除癌症,避免漏诊。
“甲状腺癌与甲状腺炎虽有相似表现,但通过科学检查和专业判断,完全可以准确区分。” 江辉医生强调,出现甲状腺异常时,及时就医、规范检查,才能既不忽视癌症风险,也不盲目焦虑,守护甲状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