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医生说不用治,那肯定就没事了。” 不少乙肝病毒携带者听过 “不用治疗” 的说法后,便彻底放下了对肝脏健康的关注。但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不用治” 不代表 “不用管”,多数人信了 “不用治” 的话,却忽略了背后可能存在的 “隐藏风险”,掉以轻心反而可能出问题。
首先得明确:乙肝病毒携带者 “不用治” 的前提,是肝功能长期正常、肝脏无明显炎症或纤维化,且病毒未对肝脏造成实质损伤。这时候盲目用药,不仅难以清除病毒,还可能增加肝脏代谢负担,所以 “暂时不用治” 是合理的。但 “不用治” 的核心是 “当前无需药物干预”,而非 “永远安全、无需关注”,这正是很多人忽略的关键。
第一个 “隐藏风险” 是 “病毒状态的变化”。病毒在携带者体内并非一成不变,就像 “沉睡的种子”,若遇到合适的 “土壤”—— 比如长期熬夜、酗酒,或因其他疾病导致免疫力大幅下降,病毒可能从 “沉睡” 转为 “活跃”。之前有患者原本是稳定的病毒携带者,因连续半年熬夜加班,复查时发现病毒核酸数值骤升,肝功能也出现异常,正是病毒状态变化引发的风险,若没及时发现,可能进一步损伤肝脏。
第二个 “隐藏风险” 是 “隐匿性肝损伤”。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表面看肝功能正常,没有乏力、肝区不适等症状,但通过肝穿刺检查会发现,肝脏存在轻微的炎症或纤维化迹象。这种 “隐匿性损伤” 进展缓慢,不易察觉,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加重。临床中就有携带者因没定期复查,多年后发现肝纤维化已进展到一定程度,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机会。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风险是 “合并其他肝损伤因素”。若乙肝病毒携带者同时有饮酒习惯,或长期服用可能伤肝的药物,哪怕病毒本身没活跃,酒精和药物的刺激也可能与病毒 “叠加”,加速肝脏损伤。有患者觉得 “携带者没事”,依旧频繁饮酒,最终导致肝功能异常,这就是忽略了叠加风险的后果。
别再把 “不用治” 当成 “高枕无忧” 的理由了。乙肝病毒携带者虽无需盲目用药,却要做好定期复查 —— 每半年至一年查一次肝功能、病毒核酸和肝脏超声,同时避开熬夜、酗酒等伤肝行为。重视这些 “隐藏风险”,才能让 “携带状态” 真正稳定,而非在疏忽中埋下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