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两大群体成为艾滋病“高发人群”,身体有艾滋,5个信号很明确
创始人
2025-08-05 22:09:00
0

去年12月一个关于#7旬老人查出艾滋病#的词条登上热搜,众人震惊之余也扯下了老年人性需求的遮羞布。

当时79岁高龄的袁大爷因为肺慢阻频繁急性感染发作,引起主治医生的怀疑,果不其然经检查大爷被确诊艾滋。

事后被问起感染原因,大爷才吞吐说出实情,自己有时不时出去发泄,对方也5、60岁了,做的时候想着两人都这个年纪了,也不可能怀孕,就没有使用过安全措施,没想到这却给艾滋病毒提供了传染渠道。

图源自网络

据统计,2022年我国艾滋感染患者中,15至24岁青少年群体有1.07万例。可能在大家的认知里,年轻人更容易成为癌症感染高危对象,但2017年出台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中早就把老年人也作为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之一

一、老年人离艾滋病并不遥远!

我国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公布过相关数据,在每年新增病例中,50岁及以上患者占比在2011年到2020年,从22%上升到44%。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近日发布的论文统计数据显示,男性老年HIV感染者是女性的3倍,而且这部分感染者普遍文化程度较低、以农活为生,而且其中90.9%都是异性性感染。可能会有人问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人会染上艾滋病呢?

被低估了的老年人性需求正在快速反弹伤害,研究发现,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依然存在性生活,潘绥铭教授等研究也指出我国55岁-61岁的老年人中,53%的人每月至少有1次性生活,其中39%的人每月至少有3次性生活。

有些老人可能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没有受孕风险,于是在做的时候没有使用避孕套等保护措施。事实上这样做的风险非常大,即便年长女性只要没绝经,卵巢仍可能不规律排卵,而男性中也不排除有的人仍然可以产生有活力的精子。还有一部分老年人,虽然知道保护措施的重要性,但因为性羞耻,不好意思去买,也无形中增加艾滋感染风险。

受社会固有认知和家庭压力等因素,有些老人还会隐瞒,即使感染,也不敢治疗,导致病情得不到及时治疗和关怀。

不少老人还会因为孤独感,选择不安全性行为进行慰藉,也无形中增加了感染危机。加上他们对艾滋了解的不多,甚至习惯认为这种疾病至少十几年后才会发病,因此即便感染也不着急。

再就是因为自己脸面过不去,主动去挂号就诊的占比很低,就算后来出现相关并发症,老人也习惯认为是年龄增长导致的,从而延误治疗。

二、艾滋病人数不断增加,这些信号要留意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最新报告显示,仅2023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数约130万,艾滋死亡患者更是高达63万人,艾滋感染总人数约3990万人,但仍有930万人因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可能有人会问,怎么确认自己是否感染?提醒身上出现5个症状要警惕。

1、皮疹

艾滋感染后第一个症状,几乎5个感染者中就可能有2个出现皮疹。

而且这种皮疹会在皮肤上大片出现发红表现,其中还点缀着小肿块,有可能出现瘙痒感。

患者一般是感染病毒的两到六周开始出现皮疹,症状会持续一到两周,范围波及躯干和面部等部位。

2、生/殖器溃疡

艾滋感染病例中,该症状一般出现在感染早期与晚期阶段。早期可能是生殖器溃疡给病毒提供了传播渠道,感染后患者的整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往往会加重该部位疱疹发作。

3、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也是艾滋早期感染的典型症状,这是因为身体检测到病毒入侵进行的反抗措施,有些患者还会淋巴结肿的非常大,肿胀感非常痛苦,甚至波及腋窝、颈部、腹股沟或耳后的淋巴结,伴随一定的疼痛或触痛,持续时间可能维持数周或数月。

4、发热

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可能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比如自体防御性措施,抗艾药物副作用、病毒减弱了免疫功能,都可能触发,一般患者在发烧时还会出现并发症,比如疲乏无力、夜间盗汗等情况。

5、体重骤降

艾滋病晚期患者体重骤降的情况非常常见,一般患者会出现断崖式消瘦,其中脂肪和瘦肌肉都减少了。这种情况又称艾滋病毒消耗综合征,后来随着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出现,患者消瘦情况大大减轻,反而未接受艾滋病毒治疗的人更容易出现。

三、全球仅7人痊愈,艾滋病为何如此难?

最近有报道称,德国沙里泰大学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展示了第7例艾滋治愈案例,患者接受干细胞移植后,近6年体内未测出病毒,被确认治愈。

不过多位国内外专家指出,干细胞移植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首先,艾滋病毒治愈还是很难的,因为病毒感染的细胞一般是休眠状态的免疫细胞,而标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只能作用于免疫细胞,只能压制艾滋病,而不是消灭病毒,只要这些病毒的DNA一直蛰伏在免疫细胞内,就是无形中的“病毒储存库”。

而且此前六例被治愈案例中,几乎都使用了干细胞移植手术,但目前干细胞移植术并不稳定,仍存在高致死率。

虽然艾滋目前治愈还是比较难,但相信技术的进步,和对治疗难点的攻克,更多安全的治疗方案也会来到我们身边,给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参考资料:

[1]《“她又不会怀孕,我用啥避孕套?”老年艾滋病感染者如是说……疾控部门紧急提醒→》.羊城晚报.2025-01-09.

[2]《全球新增艾滋病感染者130万,我国31省份均有暴露后预防门诊》 .科普中国.2024-11-28.

[3]《热搜!艾滋病患者被治愈?“体内已检测不到存活的艾滋病毒”!已有6人通过相同方式被治愈,专家:风险很高,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健康报.2024.07.3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脂肪肝是如何发展为肝炎的?肝病... 脂肪肝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演变为脂肪性肝炎,终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以下是...
灌肠液温度过低的快速补救方法与... 灌肠液温度过低会对肠道产生强烈刺激,引起腹痛、痉挛,影响排便效果。如果在操作前发现灌肠液温度过低,需...
南乐县中医院成功修复难愈性创面 近日,患者王先生因双下肢截肢术后不幸出现感染性窦道,王先生不仅承受着病痛折磨,更严重阻碍了假肢的佩戴...
抗凝药物:心房颤动患者的救命稻... 抗凝药物:心房颤动患者的救命稻草,初级保健医生必看指南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位年长的患者突...
一个男人值不值得交往,看这三点... 文/飞鱼 以前觉得,喜欢一个人就可以跟他天长地久了。 后来才发现,长久的感情,不仅仅单单喜欢就足够...
原创 两... 去年12月一个关于#7旬老人查出艾滋病#的词条登上热搜,众人震惊之余也扯下了老年人性需求的遮羞布。 ...
体重管理年启动,原衍生物国产A... 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倡导全民关注体重健康。在这一背景下...
是退化,还是进化?男人和硅胶娃... 是退化,还是进化?男人和硅胶娃娃的亲密关系,常被误解,也常被质疑。 在这个快节奏、压力巨大的时代,人...
“立秋不忌嘴,医生跑断腿”,立... 立秋不忌嘴,医生跑断腿——立秋该吃什么?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象征着炎热夏季的结束与凉爽秋季的...
西安甲状腺:甲状腺癌术后,我后... 甲状腺癌手术成功完成,并不代表治疗就此画上句号。术后的护理与注意事项,对于身体的恢复起着决定性作用。...
人老后各种病都来了?医生告诫:...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原创 缩... 近日,一项荟萃分析发现,强化降脂治疗可以使东亚人群逆转斑块。 该研究收集并分析了48项涉及四千余名东...
糖尿病补充 2 种维生素,病情... “每天药没停,饮食也控制了,为啥血糖还是上上下下?” 诊室里,62 岁的刘叔对着化验单叹气。他患糖尿...
郑州医肤瘢痕:前沿离子束联合C... 疤痕修复一直是皮肤医疗领域的重点课题,传统激光治疗虽能改善疤痕外观,但常面临恢复周期长、色素沉着风险...
家有“小胖墩”,暑期科学减重这... 肥胖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外在形象,还会给其身心健康带来潜在危害,如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引发...
11条防癌细节,看完受益一辈子... 哪些饮食习惯“助长”食管癌?长期吃夜宵+熬夜对身体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11条防癌知识点,一起了解↓↓...
原创 含... 最近厨房里有个小白胖子悄悄火出了圈,它长得憨厚可爱,咬下去却鲜得能让人眉毛跳舞。没错,今天要隆重介绍...
遇见那些有故事的匠人——冯江山 一锤一火锻时光,匠合锤冯江山:让老手艺在当代发烫 在城市喧嚣的角落,总有一些人守着一方火炉,握着一把...
每年数万人因胰腺炎而死!医生:...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一杯酒偷走的维生素:为什么酗酒... 老李(化名)今年刚满45岁,却已是邻里皆知的“酒疯子”。近十年来,他每日必饮半斤白酒,近半年逐渐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