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十年中,“母乳喂养可以降低乳腺癌风险”这句话几乎成了共识。
但你知道吗?最新研究发现,这个结论并不适用于所有女性!
一些女性确实通过母乳喂养获得了保护,而另一些女性却反而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为什么会这样?
答案,可能藏在我们身体的“能量工厂”——线粒体中。
01
最新研究:乳腺癌风险竟与“线粒体类型”有关?
2024年,一项由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癌症中心主导的动物实验研究,登上了权威期刊《自然通讯》。
他们发现:即便基因几乎相同的两组雌性小鼠,在母乳喂养后患乳腺癌的风险却完全不同。
母乳喂养对某些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对另一部分则可能促进乳腺癌细胞的扩增;
关键在于小鼠的线粒体类型不同;
线粒体负责调控细胞代谢——也就是说,不同的新陈代谢模式,会改变身体对哺乳的反应!
02
那人类也一样吗?
研究人员表示,人类同样可能存在类似机制。“ 不是母乳本身不好,而是身体代谢状态不同,决定了你是否从中受益。”—— 研究负责人进一步发现, 通过摄入特定的天然营养补充剂,可以改变这种“不利反应”。
在小鼠实验中,这种膳食干预成功将高风险个体的乳腺癌风险由“升高”改成了“降低”。
03
未来是否可以通过“饮食+检测”来精准预防?
团队下一步将研究人类乳汁中的代谢物,找出:
哪些女性能从哺乳中获益;
哪些女性可能面临潜在风险;
是否可以通过简单的营养干预,让更多女性安全享受哺乳带来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