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丨警惕肺栓塞!这个 "隐形杀手" 就藏在你身边
创始人
2025-08-01 05:35:21
0

最近,一则新闻让不少人揪心:一位女士在连续乘坐11小时飞机后,突然心跳骤停,最终不幸离世。医生推测,夺走她生命的很可能是肺栓塞,而长时间久坐不动正是这场悲剧的重要推手。

今天,咱们就跟着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综合科副主任陈艳萍,好好了解一下这个潜伏在身边的 "健康杀手"。

“肺部血管堵了”

简单来说,肺栓塞就是各种 "杂物" 堵住了肺动脉或它的分支,引发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其中最常见的 "杂物" 就是血栓,医学上叫肺血栓栓塞症。

陈艳萍副主任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就像家里的水管被异物堵住,水流会受阻一样,当血栓脱落后,顺着血液跑到肺动脉,堵住了血管,肺脏和心脏的正常工作就会受影响。

那血栓是怎么来的?拿久坐来说,下肢肌肉泵作用减弱或消失,血液回流变慢,容易在下肢静脉里 "淤积"。尤其存在血管内皮损伤的时候,这就好比河道凹凸不平,水流速度变慢,泥沙更容易沉积。

血液长时间停留在血管里,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就容易在受损的血管壁上 "抱团",形成血栓。

一旦这些血栓 "松脱",跟着血液流到肺动脉,堵到肺动脉或远端分支,那肺栓塞就找上门了。

这些人可能在高危名单里

除了长时间不动的人,还有些身体处于 "血液易凝固" 状态的人群,也是肺栓塞的重点 "盯梢" 对象:

肥胖人群:体内脂肪多,血液相对黏稠,就像浑浊的泥水,容易形成血栓。

妊娠期妇女:怀孕后激素变化让血液更易凝固,增大的子宫还会压迫下肢静脉,影响血液回流,简直是 "双重考验"。

吃避孕药的女性:避孕药里的某些成分可能改变凝血机制,让血栓风险上升。

肿瘤病人:尤其是晚期患者,肿瘤细胞可能释放 "促凝物质",让血液更容易凝固。

易栓症病人:对于确诊急性肺栓塞的患者,若存在:(1)年龄<50岁;(2)无明显诱因;(3)有明确VTE家族史;(4)复发性VTE;(5)少见部位VTE;(6)不明原因多次病理性妊娠等,一定要注意易栓症可能,若确为易栓症给予相应治疗。

针对高危人群,医生的贴心建议

肥胖者别偷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把体重控制好,改善身体代谢。

孕妈别长时间站或坐,休息时把腿稍微垫高,帮血液 "回家"。

吃避孕药的女性,如果同时存在其他血栓风险,赶紧问医生,换种避孕方式更安心。

肿瘤病人治疗期间,盯紧血液指标,必要时让医生开点预防血栓的药。

长途出行怕中招?这几招帮你防血栓

长途飞行、坐车时,该怎么预防肺栓塞?医生分享了实用小技巧:

定时动一动:每隔1—2小时,哪怕在过道走两步也好;空间小没法动,就在座位上做 "脚踝运动"—— 反复屈伸脚踝、脚尖画圈,每次做几分钟,让下肢血液活起来。

多喝水别偷懒:机舱、车厢里空气干燥,水分容易流失,血液会变稠。记得时不时喝口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别等渴了才喝。

特殊情况找帮手:如果有血栓病史,或者属于极高危人群,出发前问问医生,必要时穿上医用弹力袜,给下肢静脉加个 "助力",帮血液回流。

这些信号可能是肺栓塞预警

很多人觉得肺栓塞是 "小概率事件",没当回事,这可大错特错!陈艳萍副主任强调,肺栓塞不算罕见病,发病率不低,而且发病隐匿、进展快,严重起来会要命。

数据显示,它已经是除了心肌梗死、脑卒中外,排名第三的心血管死亡原因。

关于肺栓塞,这些误区得避开

误区一:只有剧烈胸痛才是肺栓塞?

肺栓塞的症状五花八门,一点儿都不典型。

误区二:年轻人不会得肺栓塞?

20-40岁病例占比逐年上升15% 。

误区三:症状消失=痊愈?

30%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

误区四:肺栓塞一旦发生就无法治愈?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肺栓塞的治愈率已大大提高,许多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划重点: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气促、胸痛、咳嗽、咯血,甚至突然晕厥,都可能是肺栓塞的信号。如果长时间久坐、长途旅行后,出现胸闷、心慌、头晕等症状,千万别大意,赶紧去医院检查!

肺栓塞不是遥不可及的疾病,它可能就藏在久坐的办公椅上、长途的车厢里。多了解一点知识,做好预防措施,尤其是高危人群多注意自我保护,就能大大降低风险。守护健康,从警惕这个 "隐形杀手" 开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警惕!一种免疫治疗中的致命风险... 近期,一项关于免疫治疗的研究引发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Allogene Therapeutics公司在...
殷世荣主任医生介绍,肌萎缩侧索...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影响大脑和脊髓中控制肌肉运...
肝炎的“隐秘角落”,你了解多少...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 在公众认知中,肝癌是令人恐惧的疾病,但作为肝癌主要诱因的肝炎却常常被忽视。...
别让广场舞音乐成噪音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育健身的普及,广场舞风靡于全国城乡各地的每个角落,深受广大中老年人及一...
搜狐医药|众多企业施以援手,携...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魏佳 编辑 | 周亦川 近日,北京遭遇严重洪水灾害,密云、怀柔等多地受...
三伏天老两口晚餐,只有2个菜,... 三伏天这么热,很多人懒得做菜,也常常觉得没胃口,经常胡乱吃一顿就算了。 三伏天更要注意营养哦,俗话说...
52岁三甲主任医师火了!网友:... “52岁神经外科医生高能量的一天。” 这句话是“脊柱医生李维新”多数短视频封面的标题。视频中,他带着...
原创 孔... 孔子,字仲尼,尊号至圣先师,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他不仅博学多才,而且拥有非凡的智慧,这也是为何他能广...
男人爱上你之后,就会有这3个表... 最浪漫的事情,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愿望,都希望在未来日子里,能找到一个这样的人陪...
小耳畸形为何影响听力?中耳发育... 小耳畸形作为一种先天性耳部发育异常,不仅影响耳廓形态,更可能因中耳结构异常导致传导性听力损失。约60...
总投资超百亿!江西7大国家区域... 精彩活动 时间:8月9日-10日上海 形式:学习+机构参访+专病中心落地合作洽谈 【点击蓝色项目名...
【惠民】立秋将至 福利暖心|急... 夏去秋来,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此时正是养生“养收”的黄金时期。长春市中医院急诊科特别推出“节气艾灸”...
原创 别... 糖尿病,早已不再是“中老年专属”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确诊为糖尿病,...
原创 前... 爱了,散了!前男友又来找你复合,无非就是两种情况。 1、见多了花花草草,还是觉得你最廉价! 男人抛...
硬皮病乃“脾虚”?一张方子补脾... 硬皮病属中医"肌肤甲错""痹证"范畴,多因气血不足、痰瘀互结、肝肾亏虚所致。治疗需以益气养血、活血化...
一年仅需注射两次!HIV预防药... 7月25日,“全球艾滋病预防重磅进展成果交流会暨Lenacapavir落地发布会”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
医生研究发现:治糖尿病最好的“...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疲惫、手麻、脸发白?7个气血不... 气血如同体内运行的温暖河流,承载着营养与温度。夏季人体消耗增大,汗出过多易耗气伤津。若气血本虚,加上...
原创 肺... 肺癌是一种早期症状隐匿的恶性肿瘤,虽说其主要病症多见于肺部与呼吸道,但由于癌细胞可能影响全身血液循环...
原创 “... 王大爷这几年吃的药是越来越多,心想同样的药别人吃几个月就稳定了,但自己老是反反复复。 每次一复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