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抗衰老”的执念由来已久,从神话中的“不老泉”,到现代护肤品和保健品的“抗氧化”宣言,背后其实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降低身体的氧化应激水平。
那么,抗氧化到底是什么?它真的能对抗衰老吗?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开这些看似熟悉却常被误解的科学真相。
不卖关子,所谓抗氧化,实际上抗的就是我们身体中的“氧化应激反应”。
具体来说,抗氧化是指通过中和自由基或阻断氧化反应链,保护身体免受氧化应激反应损伤的生物学过程。
氧化应激反应是身体的一种异常状态,就像苹果切开后会逐渐变黄一样,身体也会因氧化应激反应而出现衰老进程加速、炎症反应滋生、慢性病风险升高等问题。
因此,抗氧化虽不等同抗衰老,但它与抗衰老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想要谈论抗衰老,那么一定离不开抗氧化。
而让氧化应激反应发生的元凶,实际上就是“自由基”,它是我们在正常代谢过程中无法避免产生的一种物质。
就像汽车燃烧汽油会产生尾气一样,当人体正在利用氧气进行某些代谢反应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额外的不稳定物质,而这一大类副产品的统称就是“自由基”。
山果说衰老是一场缓慢而持久的内战,那么“自由基”就是那个无处不在的破坏者。
它们悄无声息地穿梭在细胞之间,攻击蛋白质、损伤DNA、侵蚀细胞膜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对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所以,抗氧化的关键就在于防止“自由基”引发氧化应激反应搞破坏。
其实,为了防止自由基的“过度泛滥”导致机体受损,身体本身就有一套自己的抗氧化机制,即通过合成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来清除自由基。
通常情况下,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但是因为环境污染、饮食不健康、运动不足、精神压力大等问题,现代人体内自由基的生成速度越来越快,导致绝大部分自由基很难被及时清除,从而产生危害,而这也是我们需要进行主动干预的原因。
想要科学高效地抗氧化,一般有两种主要的手段。
第一种手段,是阻止自由基生成。
大量研究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不良习惯,实际上就是自由基过量的根本原因。
比如吸烟、喝酒、熬夜、负面情绪过多等,都会导致自由基过量生成。
除此之外,身体存在的慢性炎症会激活免疫细胞,也会刺激大量自由基生成。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改变生活习惯,注意抗炎,从根源上减缓自由基生成的速度,让它的数量保持在身体本身的抗氧化系统承受范围内。
第二种手段,是主动清除自由基。
这种手段的原理是通过补充外源性抗氧化物质来主动中和我们身体里的自由基,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E、黄酮类物质、B-胡萝卜素、A醇等。
这些抗氧化剂能通过“牺牲自己”来消灭自由基,从而有效对抗氧化应激。
因此,大家可以适当多吃些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胡萝卜、番茄、大豆、猕猴桃等。
与此同时,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线粒体活跃,提升能量代谢的效率,让身体合成更多抗氧化酶,对于清除自由基也有一定的帮助。
总而言之,抗氧化并不像很多广告宣传得那么简单,它绝不是单纯的一个指标就可以衡量的,也不一种食物或者一瓶护肤品就能搞定的。
要想真正达到理想的抗氧化效果,靠的是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