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亲爱的读者,微信即将改版,以后只有星标用户才能收到每日的文章推送,麻烦尽快点击下方卡片,先点关注,然后再添⭐就可以了
很多人一提到夏至进补,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狗肉”。“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老一辈人常挂在嘴边。但现在时代变了,狗肉吃的人越来越少,有些地方甚至已经难觅踪迹。那问题来了——夏至到底该吃什么肉最补?答案可能出乎你意料,不是狗肉,而是鸽子、泥鳅和蛤蜊,更适合现在的饮食环境,也更适合中老年人的身体条件。
这三种肉,既不油腻,又各有滋补之道,尤其适合夏至这个阴阳转换、湿气加重的节气。别看它们不起眼,养阳祛湿,比一些大鱼大肉更实在。
夏至是一年当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这时候人体的阳气达到顶点,正是“扶阳气、祛湿气”的关键时节。一旦错过,等到暑湿深重时就容易出现胃口差、浑身乏力、关节酸痛这些小毛病。特别是中老年人,身体代谢减慢,湿气一重,整个人就容易“蔫”下来。
先来说说鸽子。老话常说“一鸽胜九鸡”,不是空穴来风。鸽子肉性平味甘,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而且消化率高,适合肠胃功能不太强的中老年人。特别是夏至前后,人容易出汗多,体力消耗大,吃点鸽子汤,既能补养身体,又不至于上火。
山药红枣鸽子汤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山药健脾,红枣养血,配上鸽子肉,汤清味鲜,喝上一碗,胃口也跟着打开了。比起吃油腻的红烧肉、炖大骨头,这汤更温和,更适合夏天燥热的气候。
再说泥鳅。这玩意儿小时候在稻田里抓过吧?别看它滑溜溜的,营养可是一等一的。泥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维生素A等营养素,尤其是它里头的“泥鳅肽”,对肝脏功能有一定的帮助,对疲劳恢复也有好处。
有句老话说得好:“六月泥鳅赛人参”。尤其是夏至前后,泥鳅肉质最是肥嫩鲜美,炖汤、干煸、红烧都能做出一桌好菜。中老年人如果平时有点气虚、乏力,吃点泥鳅正合适。比起那些所谓的补药,泥鳅更亲民也更安全。
干煸泥鳅这道菜,做得好那真是香得让人流口水。锅里一炸,金黄酥脆,外焦里嫩,再放点辣椒提味,端上桌就能下两碗饭。关键是它不燥不腻,吃完也不会觉得“顶胃”。
蛤蜊是第三个主角。别看它是海鲜,小小一只,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锌等微量元素,而且胆固醇低,适合血脂偏高的中老年人。“冷水的蛎子,热水的蛤”,夏至之后正是蛤蜊最肥美的时候,肉嫩汤鲜,是夏天清补的好选择。
尤其是南方沿海一带,夏天的夜市摊上,啤酒配蛤蜊,是不少老年朋友的“消暑套餐”。不过要注意,蛤蜊虽好,吃的时候一定要煮熟透,防止寄生虫和细菌感染。搭配黄瓜、猪肉做成水饺,也是夏至时节的一道清爽主食。
黄瓜本就清热解毒,猪肉提供能量,加上蛤蜊的鲜味,既营养又顺口。很多老年人平时牙口不好,水饺这种软烂的食物正好下咽,一口一个,吃着不累,消化也无负担。
这三种肉虽说“看起来平平无奇”,但从中医角度看,都是养阳祛湿、补虚强身的佳品。鸽子补而不燥,泥鳅清而不寒,蛤蜊鲜而不腻,夏至时节吃上一点,胜过乱吃补品。
有些人到了夏天就怕吃肉,觉得太油,胃口差。其实这时候如果完全不吃肉,反而容易出现营养不足、免疫力下降的问题。尤其是中老年人,本身肌肉流失速度就快,再不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就容易出现体力不支、走路打晃的情况。
吃肉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贪多、不能吃得太重口味。比如红烧、油炸、烧烤这些做法,虽然香,但对胃肠道刺激大,吃多了反而适得其反。夏至时节,选择清炖、煮汤、蒸煮的方式,更利于消化吸收。
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吃肉的时候,要搭配蔬菜和粗粮,比如吃鸽子汤时喝点小米粥,吃泥鳅时炒盘青菜,这样能帮助消化,减少肠胃负担。别光惦记着肉不吃菜,那可就本末倒置了。
从健康角度来说,夏至进补讲究“顺时应节”。阳气正盛之时,适当补阳补气,同时又要祛除湿气、避免上火,这三种肉恰好都能做到平衡。既顺应了节气的变化,又照顾了身体的实际需要。
有些人问,吃肉是不是就得吃贵的?其实未必。鸽子虽然比鸡鸭贵些,但个头小,一只就能炖一大锅汤;泥鳅和蛤蜊更是平价实惠的食材,只要掌握好做法,一样能养出健康来。
再说了,吃肉不是图个“重口味”,而是要吃得对、吃得巧、吃得健康。特别是年纪上来以后,身体的一点点变化都要细心留意。夏至吃对了,才能为接下来的湿热天气打下基础。
生活就像做饭,得慢火炖、细水长流。别小看这三种肉,它们不是大补之物,却是日常滋养中的“细水长流”。吃得对,身体轻松;吃得错,再贵的补药也难补回来。
所以说呀,赶在夏至这几天,不妨试试鸽子汤、干煸泥鳅、蛤蜊馅水饺这几样,既美味又养人。别光顾着吃清粥小菜、凉拌黄瓜,身子骨得靠点“硬菜”来撑着。尤其是家里的长辈,更要记得提醒他们:夏至该补补了,别太节俭。
健康这事儿,说到底是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是靠一顿大补解决的。但在关键节气下点功夫,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到底嘛,吃得好不如吃得巧。夏至不吃狗肉也没关系,重点是吃对了、吃合适了。鸽子、泥鳅、蛤蜊,这三样,简单实在,滋补到位,适合大多数中老年人。
过节不只是吃粽子、喝雄黄酒,还有这些“藏在锅里的讲究”,懂得的人才知道。趁着夏至的阳气还在,多吃点顺节气的好东西,为接下来的湿热天气打好底子。身体好了,一年四季都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