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于人体而言,既是解毒排毒的“清道夫”,又是合成糖原的“能量泵”,其重要程度自是不必多说。不过同时,由于肝脏深居体内,又缺乏足够的神经组织供给“情报”,使得人们很难直观感受到其健康状态,继而错过病症的缓和时机。
医生坦言,“肝内有病,如厕先知”,在如厕时出现的有些不适症状,可提示肝脏已被病邪袭击。因此,平日生活之中,如若发觉自身如厕时就频频出现5个异常迹象,可得尽早去医院就医,检查一下肝功能,别等到病症加深之后再来后悔。
1.尿液颜色异常
正常尿液通常为淡黄色,但如果肝脏功能受损,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导致尿液颜色变深,呈现深黄色甚至浓茶色,看上去十分明显。尿液颜色异常多是因为肝脏无法正常处理胆红素,使其通过尿液排出所致。如果您发现尿液颜色持续加深,且自己还伴有皮肤或眼睛发黄表现,这可能便是肝炎、肝硬化或胆道阻塞的信号,应及时就医。
2.大便颜色变浅
肝脏分泌的胆汁对消化脂肪至关重要,同时也影响大便的颜色。如果肝脏或胆道系统出现问题,胆汁分泌减少或受阻,可能导致大便颜色变浅,极端状态下还会呈现出灰白色。这种情况通常与胆道梗阻、肝炎或肝硬化有关。如果您发现大便颜色异常,尤其是伴有腹痛或黄疸状况,应尽快进行肝脏检查。
3.腹泻反复不断
肝脏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导致成型的粪便中含有大量未消化脂肪,也即大众熟知的“脂肪泻”问题。此外,肝脏疾病还可能引发肠道菌群失调,导致频繁腹泻。如果您在如厕时发现粪便油腻、难以冲净,或伴有腹泻状况,这可能是肝脏功能受损的信号,需引起重视。
4.排便腹部难受
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脏疾病可能导致门静脉高压,进而引发腹水或胃肠道充血,造成排便时腹痛或腹胀。此外,肝脏功能异常还可能影响消化酶的分泌,导致消化不良和腹部不适。如果您在如厕时经常感到腹痛或腹胀,尤其是伴有食欲不振或体重下降,应及时检查肝脏功能。
5.粪便中带血
肝脏疾病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如果粪便中带血或长期呈现为深黑色,则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信号,当心与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有关。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排查潜在性疾病风险。
总之,肝脏疾病早期症状隐匿,但如厕时的某些迹象可能提示肝脏功能异常。如果您出现上述各种情况,尤其是伴有其他典型肝脏疾病所诱发不适状况的话,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肝脏检查。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肝脏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保护肝脏健康。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棉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