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木子
连日高温酷暑,令人周身黏腻不爽,许多人便渴望一盆凉水浇身以求畅快。但这背后,正应了古籍《湿热条辨》开篇所言:“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近来诸多朋友向我提及,天气炎热之时,人会乏力,身体沉重且有憋闷之感,进食无胃口,出汗多且常想洗澡,需留意夏季若洗澡不当,易将湿气带入体内。究竟怎样洗浴方能既舒适又健康,今天,木子就来简单讲讲。
湿气怎么来?浴室有讲究
观察发现,夏天湿气重常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外面暑热夹湿,暑湿弥漫,容易伤脾,中土化湿;二是贪凉吃多了生冷,寒水伤脾土,土弱难以运化水湿;三是本该排掉的代谢废水,因为洗澡不当这样的习惯给堵住了!几股劲合在一块,人怎么会不累?
热汗冲冷水?湿气容易进
顶着太阳回家浑身是汗,是不是立刻就想冲凉?木子提醒:这样做是邀请湿气进门!原因在于:大汗时身体毛孔张开散热,此时心火旺盛,阳气外泄。一盆凉水浇到头上,那股清凉的感觉顺着张开的毛孔进入到身体里,一眨眼的工夫就和体内的湿气融合在了一起,带有湿润的气息,把水汽留在了身体里面。
更为关键之处在于,这般突如其来的寒冷会瞬间就把身体散热的通道给关上,传统养生称此为宣发受遏,就像冷水瞬间压制了散发的心火,导致气机郁闭,水湿更难排出!
比如说吧,要是房间正在开着窗户通风让温度降下来,突然往里面泼一盆凉水,不光会感觉不舒服,整个屋子变得潮湿又闷热,空气也变得污浊了,这样的湿气很容易对主管脾胃的那部分身体机能产生影响。
进了屋子以后,别急着去洗澡,先待个差不多十五分钟,让汗水挥发掉,呼吸也平稳下来,接下来用比皮肤温度稍高的水来清洗身体,这对体内阳气的通畅流动有好处,可千万不能为了一时痛快就用冷水猛冲!
温水泡太久?湿气也难免
别用凉水了,可以泡个温水澡,要知道泡太久就算水温合适,也容易招来湿气,皮肤长时间泡在水里,毛孔就会打开,外面潮湿空气容易渗进来,导致潮湿往里面侵袭,脾运化潮湿功能就变差,湿气就赖着不走了。
在酷热的天气中洗澡要控制好时间,一般情况下,大约十来分钟就应结束,如果觉得身体上的汗味比较明显的话,洗完后用毛巾用力擦遍全身,尤其是后背要擦透,这样做可以帮助毛孔收缩,保护肺卫阳功能正常,还能让皮肤排出湿气浊气,帮助肝脏顺利发挥疏泄作用,比外在包裹着要好得多。
夜里洗冷水?寒湿乘虚入
晚上燥热难眠想冲凉降温?木子不主张这么做!
按传统养生理论来讲,半夜时分阳气收敛,内脏处于休息状态,阳气入阴,此时负责体表保护的卫气主要由肾提供,但此时卫气本身较弱,并且趋于内收,若再受到冷水激发,就容易招致寒邪,寒与湿相伴而生,在身体虚弱的时候更容易趁虚而入,特别是那些平时手脚冰凉、畏寒的人,他们的脾肾阳气本身就不足,这样就更加损伤根本,就好比深夜守卫打盹,盗贼趁机闯入一样。
夏日沐洗之道,精髓在于“护阳攘湿”
汗出勿骤浴: 运动完毕后,要让身体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回到家里,静静地坐一小会,刚出完汗的时候,可千万不能马上用凉水冲脑袋。
温水且速决: 洗澡水要温度保持在37度左右,淋浴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可别泡太长时间。
浴后急拭干: 擦完以后赶忙拿温热毛巾把全身擦干,特别是后背还有关节那些地方,这么做可以让体温均匀地分布开。
夜半远寒湿: 子时前后,阳气至弱,严禁冷水浴及冷饮、强风,避免寒湿直中。
此日常细微处,实乃三伏天为身体筑起一道护脾阳、固肾气、宣肺卫、利肝胆气机之坚实屏障!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夏日养生之纲:“节饮食,慎起居,避暑湿”。
想要清爽过夏天,可别因为一时图凉快,让洗澡这件平常事,成了邪气进身体、损元气阳气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