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研究:人为什么会得癌?原来癌症是这样来的,看完你就清醒了
创始人
2025-07-26 00:05:57
0

刚拿到浙江大学最新的癌症研究报告,我震惊了!原来我们每天都在和癌症"约会"!身体内的细胞每天分裂上亿次,只要有一次出错,就可能成为癌细胞的起点。

这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们的身体不断与潜在的癌变细胞较量,而你却浑然不知。

李教授,一位资深肿瘤科医生,前几天跟我分享了他的一位患者故事。王先生,45岁,从不抽烟喝酒,生活规律,却在常规体检中发现了早期胃癌。

医生告诉他:"并非所有癌症都是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 基因突变可能是个无声的杀手。"这让王先生很困惑,如果不是生活习惯问题,那癌症到底是怎么来的?

浙大研究团队给出了答案:癌症的发生, 本质上是细胞DNA复制过程中的"拷贝错误"。如果把人体DNA比作一本有30亿个字的书,每天复制无数次,即使复制准确率高达99.9999%,错误依然会发生。根据统计,一个人一生中,细胞分裂可达10^16次,这意味着错误在所难免。

我们的身体像个严格的质检员,有专门的修复机制来纠正这些错误。但随着年龄增长,这个"质检系统"也会逐渐老化, 修复能力下降,错误就会积累。这就像老房子,年久失修,问题自然增多。

"癌症并非一日形成,而是多次基因突变的结果。"浙大的陈教授解释道。根据最新数据,一个恶性肿瘤的形成,需要经历6-10次关键基因突变,这个过程可能长达10-20年。 癌症是一场细胞的"渐变叛乱",而非突然袭击。

我有个朋友小张,他父亲确诊肺癌后,全家陷入恐慌,担心是否遗传。虽然有5-10%的癌症与家族遗传有关,但90%以上是后天因素造成的。浙大研究显示, 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在癌症发生中占据主导地位

哪些因素会增加癌症风险?数据说话:吸烟导致全球25%的癌症死亡;不健康饮食导致30-35%的癌症;缺乏运动增加20-25%的癌症风险。更令人吃惊的是, 慢性炎症长期存在,会让癌变风险飙升2-3倍

吴大爷今年78岁,肝癌晚期。回溯他的病史,40年前他曾感染乙肝病毒,导致慢性肝炎,却从未重视。医生叹息:"如果当初积极治疗,结局可能完全不同。"研究表明, 持续的炎症状态会促进细胞异常增殖,加速基因突变。

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浙大研究发现,长期抑郁或压力过大的人群,癌症发生率比一般人高出30%。这是因为 负面情绪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身体清除异常细胞的能力。

赵阿姨退休后开始种菜、跳广场舞,每天笑容满面。她告诉我:"退休前我总是紧张焦虑,现在心情好了,连多年的胃病都不犯了。"浙大研究证实, 良好的心态能增强免疫力,这是抵抗癌症的重要防线。

说到免疫系统,它就像体内的"特种部队",24小时巡逻,消灭可疑细胞。据统计,人体每天可能产生数千个潜在癌细胞,但 绝大多数被免疫系统及时清除。当免疫功能下降时,这些细胞才有机会"兴风作浪"。

张医生在门诊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得知自己有癌症风险因素后,整日忧心忡忡。他总是告诉他们:" 过度焦虑本身就是风险因素,理性认识癌症更重要。"人们对癌症的恐惧,部分来自于对它的误解。

浙大团队的最新发现令人欣慰:虽然癌症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但我们对它的了解和控制能力也在提升。通过科学防癌,约4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关键在于从源头减少诱发因素,而非盲目迷信所谓"抗癌食品"。

我邻居王阿姨每天喝各种"抗癌茶",吃各种保健品,却对医生建议的定期筛查不重视。殊不知, 早期发现是提高癌症治愈率的关键。大肠癌早期发现,五年生存率超过90%,晚期则不足10%,差距悬殊。

听说了李大爷的故事后,我深受触动。他是位退休教师,坚持每年体检,三年前通过筛查发现早期食道癌,手术后恢复良好,现在仍活跃在老年大学。医生说, 正是他的理性态度和定期筛查救了他一命

面对癌症,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必谈"癌"色变。浙大研究提醒我们,癌症并非命中注定,它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通过了解这些机制,我们能够更加科学地预防和应对。

癌症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暗战,理解了"敌人"的特性,我们才能更好地保卫自己的健康堡垒。 与其惧怕癌症,不如了解它、防范它。浙大研究给了我们这把钥匙,而如何使用,就看我们自己了。

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 陈忠、王立新等.《细胞增殖与癌变机制研究进展》.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12):1025-1032.

2. 李明华、张志强.《环境因素与癌症发生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国肿瘤,2024,33(2):145-152.

3. 浙江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中心.《癌症防治蓝皮书(2024)》.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

4. 吴红艳等.《慢性炎症与肿瘤发生机制及预防策略》.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3,57(8):789-796.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学习正念八步法不到一年,我就从... 作者:美福乐(女,56岁,退休人员) 我是2022年3月份基础班的学员。学习正念八步法不到一年,我就...
原创 进... 盛夏酷暑,考验着每一个人的身心,尤其对高血压患者而言,大暑更是健康管理的试金石。 一项2024年发表...
医萌宝贝-儿童佝偻病应该怎么办... 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类疾病,主要是指孩童的体内缺乏维生素D,最终导致钙磷的代谢出现紊乱,一旦出现这...
盛劲强医生:守护心脑不‘梗’住... 在中医理论中,脑梗属于 "中风" 的范畴。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人体内部的气血、阴阳失衡密切相关。《...
为什么女儿出现讨好型人格?家长... 阿霞是一名初三年级的女生,她性格内向,有自卑心理。 求知想法强烈,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中上。 父母离...
医生:糖尿病的3大结局已经不可...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按这5个方法分餐吃饭,能帮你保... 分餐就是把三餐正餐的食物分出来一些,留给三餐之间和睡前食用,也就是常说的加餐。 合理分餐能帮助 保护...
铅危害与检测失控的公共卫生警示... 铅的阴影:从皮肤危害到检测失控的公共卫生警示 2025年7月,甘肃省疾控中心因血铅检测中的重大违规操...
赵春天主任提醒:肿瘤患者夏季 ... 夏天不养阳,秋冬病缠身!”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这句话绝非危言耸听。 成都海大中医肿瘤医院的赵春天主任...
深夜,金价大跌!特斯拉股价大涨... 7月25日晚间,美股开盘后集体飘红。 个股方面,截至发稿,英特尔跌超9%。 消息面上,英特尔首席...
72年来首次!中国“最神秘军校... 在中国众多军事院校中,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尤为神秘。24日,人民海军发布消息,海军潜艇学院成立72年来...
原创 人... 李阿姨自从过了60岁后,就觉得做啥都力不从心,以前一口气爬5楼都不是问题,现在就出个门不过几百米,就...
老人饭量越大命越短?医生劝告:...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原创 白... 68岁的赵大爷最近有点烦,因为他的“老搭档”——白酒,成了家里人轮番“批评”的对象。 “你现在是糖尿...
糖尿病患者,夏季苦瓜炖汤一绝,... 苦瓜留皮炖汤可以更好把营养保留,其中苦瓜皮富含维生素C、苦瓜皂苷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增强...
医生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若每天...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为什么“超人”也会抑郁?这些求...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踏实努力、坚韧顽强,在工作和家庭中都是主心骨,同事和家人眼中的他们就是天生的“超人...
一图了解日本肿瘤防治体系 日本肿瘤防治 什么是肿瘤? 肿瘤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重大疾病,其防控体系覆盖预防、筛查、诊治...
为什么视力越来越模糊?你以为是...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