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检测门道多,检验科教你避开误区
创始人
2025-07-23 09:39:04
0

血糖检测是糖尿病管理的“晴雨表”,但许多患者因操作不当或认知偏差,导致检测结果失真。本文总结了血糖检测中的十大常见误区,助你精准掌握血糖动态。

误区一:空腹时间过长或过短

错误做法:有人认为空腹时间越长,血糖越准确,甚至饿到头晕才测;也有人仅禁食4-5小时就测。 科学解析:空腹血糖需严格禁食8-12小时,且不超过早晨8点。时间过短(如不足6小时)会因食物未完全代谢导致结果偏高;时间过长(超过14小时)则可能因饥饿引发血糖反跳性升高,或因肝糖原分解导致假性正常。

误区二:餐后血糖计时错误

错误做法:从吃完饭开始计时,或随意推迟测量时间。

科学解析:餐后2小时血糖应从吃第一口饭算起,此时血糖应基本回落至餐前水平。若从进餐结束计时,可能错过血糖峰值,无法准确评估胰岛功能及饮食、药物匹配度。

数据:研究显示,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关联度高于空腹高血糖,严格控制餐后血糖可降低大血管病变风险。

误区三:采血前消毒不当

错误做法:用碘伏、碘酒消毒,或未等酒精挥发即采血。

科学解析:碘伏会与试纸上的氧化酶反应,导致结果偏高;酒精未挥发会稀释血液,使结果偏低。

正确操作:用75%酒精消毒指腹,待完全挥发后采血,避免组织液混入。

误区四:过度挤压手指采血

错误做法:用力挤压手指迫使血液流出。

科学解析:挤压会导致组织液混入血液,稀释血糖,使结果偏低。

技巧:采血前可轻柔按摩手指,从指根向指尖推压,使血液自然流出;弃去第一滴血,用第二滴血检测。

误区五:检测前停用降糖药

错误做法:为测“真实血糖”停药。

科学解析:检测目的是评估药物疗效,停药会导致血糖波动,掩盖真实控制情况。

建议:测空腹血糖前一天正常用药;测餐后血糖时,当餐药物也应照常使用。

误区六:试纸保存不当

错误做法:试纸暴露在空气中、受潮或过期使用。

科学解析:试纸受潮或过期会导致酶活性下降,结果偏低。

正确保存:密封保存于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开封后3个月内用完。

误区七:长期不校准血糖仪

错误做法:血糖仪用几年不校准。

科学解析:血糖仪需定期校准,否则可能因环境变化(如温度、湿度)或部件老化导致偏差。

校准方法:每2-4周用校准液校准一次,或与医院静脉血结果对比调整。

误区八:仅测空腹血糖

错误做法:只关注空腹血糖,忽略餐后血糖。

科学解析:空腹血糖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餐后血糖反映胰岛储备功能及饮食、药物效果。

数据:约50%的糖尿病患者早期仅餐后血糖升高,空腹血糖正常,漏测可能导致延误诊断。

误区九:检测前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

错误做法:检测前跑步、爬楼梯或生气、紧张。

科学解析: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导致血糖升高。

建议:检测前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若需评估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应在运动后30分钟至1小时检测。

误区十:不记录检测结果

错误做法:测完血糖不记录,复查时凭记忆描述。

科学解析:血糖波动受饮食、运动、药物、情绪等多因素影响,仅凭记忆无法准确分析原因。

记录要点:每次检测需记录血糖值、时间、饮食内容、运动量及用药情况,形成“血糖日记”,便于医生调整方案。

延伸建议:动态血糖监测(CGM)

对于血糖波动大、妊娠糖尿病或1型糖尿病患者,可考虑使用动态血糖仪。它通过皮下传感器持续监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每5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可发现隐匿性高低血糖,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精准依据。

总结

血糖检测需“天时、地利、人和”——正确时间、规范操作、完整记录。避开上述误区,才能让血糖数据真正成为健康管理的“指南针”。若对检测结果有疑问,务必及时咨询医生或糖尿病教育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衡阳市中心医院举办痔疮铜离子电...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2日讯(通讯员 伍军波)7月19日,衡阳市中心医院肛肠外科在华新院区举...
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春嘉社区开... 为进一步规范辖区内医疗及美容服务市场秩序,保障居民的健康权益,近日,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春嘉社区联合...
抑郁症,不只是调肝这么简单! 抑郁症的表现有很多,不只是肝的问题。 挨个来捋一捋。 精神疲惫有吧?心烦意乱也有吧?咋回事? 从中医...
搜狐医药 | 全国性“医保+商...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编辑 | 袁月 据北京市人民政府援引北京日报消息,近期首个全国...
身体这3个地方总是“发痒”,别...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富贵病”,之所以将其戏称为“富贵病”,是因为它与营养过剩有关。喜欢吃好东西,...
嘉兴曙光口腔医院:诚信领航,开... 在嘉兴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口腔健康事业正迎来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嘉兴曙光口腔医院作为当地口腔医疗领域...
闷热三伏就靠这杯茶!秒解口渴防... 最近这天气,出门走两步就像进了蒸笼,连呼吸都带着热气儿。这时候要是来杯冰可乐,咕咚咕咚灌下去,那叫一...
西南名医赵淑慧中医视角看肝癌:... 西南名医、成都汉方堂赵淑慧中医深入解析,乙肝与肝癌的转化并非骤然发生,而是历经数年甚至更久的渐进过程...
【体重管理】抓住三伏天,用科学... 炎炎夏日,许多朋友开始关注自己的身材。腰上不知不觉多了一层“游泳圈”?别担心!三伏天正是“瘦身黄金期...
夜间有这5种症状,建议去查查「...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血糖偏高”从医学概念逐渐变成了社交平台上的高频词。 不过,很多...
原创 每... 快走其实是一种特别常见、也特别容易坚持的运动方式。它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挺友好,不需要太多装备,也不用太...
做你的减肥搭子|年度“黄金减重... 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20日持续到8月18日,整整30天。这段时间常被称为“黄金减重期”。这种说法究竟是...
2021年两次肺癌手术后中药调... 2020年,王师傅因血吸虫病检查时意外发现肺部结节。虽然医生安慰说"少吸点烟,没事,好多男的都有",...
【世界干燥日】干燥综合征:喝水...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病科副主任医师 韦尼 一提到“干燥”,很多人觉得多喝水就行,但有...
河南农民贴甲片护指摘豆角:用后... 在河南开封的田间地头,最近出现了一幅令人意外的景象:一群头发花白的大爷大娘们排着长队,等待美甲店为他...
原创 一... 天一热,离不开各种汤汤水水的。 我们家最近吃得比较多的是它——绿豆! 能清暑热、祛湿气、安精神,是是...
原创 靶... 一场关乎生命的持久战:中国癌症治疗的慢性病化之路 癌症,曾经是许多家庭挥之不去的噩梦,是绝症的代名...
原创 人... “哎哟,这腿怎么又肿了?”昨天邻居李姐买菜时跟我抱怨,说她最近一按小腿就留个坑,吓得赶紧去医院检查。...
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这4种坚果... 坚果是不错的优质脂肪,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坚果也是一个营养来源。坚果对调节血脂,防治冠心病,增强大脑记...
“疼到撞墙、流涕、眼皮耷拉”,... 最近,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了一位头痛患者崔先生(化名)。 他3年前就有反复的右侧头痛,治疗后好了很久,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