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就肾衰竭!医生提醒:糖尿病患者若常出现5个不适,立即就医
创始人
2025-07-21 18:38:32
0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我只是最近尿泡泡多了一点,也没当回事, 结果一周后查出来肾功能已经严重受损。”这是一个2型糖尿病患者在复查病房中的一句话。

他的肾衰来得太快,起初只是一些细微变化,最终却错过了最好的干预时机。

糖尿病从来不只是血糖问题,它是一种系统性代谢紊乱。 在高血糖状态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全身血管都会受到伤害,其中最早受到冲击的器官之一,就是肾脏。

糖尿病肾病并不是一种罕见并发症,它的发生速度、恶化路径,比很多人想象得都要快得多。

人的肾脏原本有较强的代偿能力,早期损伤时症状不明显,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人发现时已经进展到中后期。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身体持续出现一些看似“不太严重”的不适,就要格外警觉,因为这可能不是小毛病,而是肾脏功能正在快速滑坡的信号。

尿中泡沫变多,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提示。正常人的尿液中,泡沫很快会消散。

但如果泡泡细密、丰富、长时间不消退,这往往是尿蛋白升高的表现。 糖尿病引起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时,蛋白质会漏出到尿液中。

肾病早期常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肉眼无法察觉,但泡沫是最直接的外显。 持续性的泡沫尿,是肾功能异常的先兆,不该靠“多喝水”来掩盖。

轻微水肿很多时候也被归咎于天气热、久坐、水喝多。问题在于,这类水肿不同于单纯的体液潴留,它往往从脚踝、眼睑开始,并在清晨最明显。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肾脏对水钠平衡的调节能力下降,导致钠离子潴留,引发间质性水肿。

这类水肿虽不剧烈,但有一个特点:不对称、压痕明显、伴随晨起疲乏。如果水肿和泡沫尿同时存在,基本可以初步判断肾小球已有受损。

持续疲劳更容易被误以为是熬夜、缺觉、工作压力大。但糖尿病患者出现无法缓解的乏力感,可能反映的是代谢废物清除能力下降。

肾功能减退后,体内代谢产物如肌酐、尿素氮滞留,引发全身性轻度中毒反应。人会变得精神低迷,早上醒来后仍感困倦。

很多患者都是在长期忽略疲劳后突然倒下,等送到医院,肾功能指标已经接近透析标准。

皮肤瘙痒是另一个被误判最严重的信号。 糖尿病人皮肤干燥是常见现象,但当瘙痒反复、夜间加剧、无明显皮疹,用润肤剂也缓解不明显时,就要怀疑是否与肾功能相关。

肾脏在代谢某些蛋白质和酸性物质时出现障碍,这些毒素在皮肤毛细血管沉积,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不明原因的瘙痒。

这种瘙痒呈对称性、无明确部位 挠破了也看不到疹子,是肾病患者典型表现之一。

最容易掩盖病情的,是食欲减退。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食欲下降是“控制得好”的表现,甚至觉得“吃得少血糖更稳”。

其实肾功能不全引发的食欲下降, 是因为尿毒素抑制了中枢食欲反射,加上胃肠黏膜轻度水肿、胃排空延缓等问题,让人变得厌食。

这类表现并不会随着饮食调整而改善, 反而会加重营养不良,加快肾功能恶化。

把这5个看似分散的信号合并起来看,就是一个典型的糖尿病肾衰前驱状态。

从临床角度来说,这种状态下的肾功能可以在1周内迅速下滑到无法逆转的阶段,尤其是在血糖控制波动大、存在高血压、使用止痛药频繁的患者中。

数据有力说明这一点。根据《中国慢性肾病防治报告》, 糖尿病人群中有40%在确诊糖尿病后10年内发展为肾病,其中近一半人群在发现肾病时已为中期以上,约17%的人在发现肾病症状后一年内进入透析。

也就是说,不是肾病进展慢, 而是症状被误解、被延误太久。

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这些症状不明显,而是我们对这些信号缺乏敏感。

习惯性疲劳、皮肤不适、尿液变化都被归为生活问题, 只有当尿毒症、肌酐升高、浮肿压不下去时,才想到可能是肾出了问题。这个时候已晚了。

很多人只盯着血糖控制,而忽略并发症预警。

有些患者血糖值控制得很好,但肾功能仍旧迅速下降, 这种情况说明并非单纯血糖高低,而是病程时间、代谢环境、微循环损伤等多重因素所致。

对这类患者来说,即便血糖正常,也不代表安全。

不少人把糖尿病管理当作指标管理, 一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正常就安心了。但身体不是单靠数字衡量的,早期并发症往往无数字表现。

真正有效的管理,是要定期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这些更具预警意义的指标,同时关注身体细节变化。

很多人也误以为“没有高血压就不会肾衰”,这个观点也值得推翻。 糖尿病本身就能引发肾小球硬化,即使没有血压问题,也有可能损伤肾单位。

而部分患者在糖尿病控制过程中服用某些药物(如NSAID类止痛药)或草药产品,进一步加重了肾脏负担。

人的身体一直在说话,只是人不愿听。 尿中的泡、皮肤的痒、清晨的乏、饭后的无味,每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不适,都是机体代谢系统在发出警告。

尤其是那些有基础慢病的人,越是平时没事,越不能掉以轻心。肾衰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但它可以在一周内爆发恶化。

那么,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检查却暂时没发现肾损伤,是不是就可以放心?

答案是,不能。 身体是一个动态系统,症状往往早于指标,只有结合症状和趋势,才能真正拦住疾病。

不要拿一次“正常”当作豁免证,更不要等到身体无法再发出信号时才想起检查。最好的干预,是在病还没成时就开始做准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肾衰竭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徐佳慧,李琳.慢性肾衰竭病人饮食干预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24,22(10):1845-1848.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科思妈妈苦甲水#戒吃手神器 从职场到家庭:一位高管妈妈的育儿感悟与苦甲水选择之道 刚结束一场长达四小时的董事会议,我捏着发胀...
甘油三酯大户被揪出,医生:这4...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佛山最新通报 7月20日下午,广东省佛山市举行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据介绍,7月8日,佛山市顺德区主动监...
血糖一旦失控,皮肤瞒不住?发现...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肺癌术后如何恢复肺功能?肿瘤科... 大家好,我是刘征利,一名跟肿瘤打了60多年交道的老中医。肺癌手术会损伤肺组织,术后气短、咳嗽、乏力是...
70岁老人戒酒一年后,中风离世...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1型糖尿病常见症状家长须知,广... 糖尿病只是老年病? NO! 青少年也会患糖尿病吗? YES! 1型糖尿病约占儿童期各型糖尿病总数的9...
孩子碎碎念不敢表达?试试这些方... 孩子喜欢碎碎念却不敢直接表达,这种现象其实很常见。他们的内心可能有许多想法,但因为种种顾虑,最终选择...
风湿名医吴英萍教授谈成人斯蒂尔... 在近期的一次学术交流中,我国著名风湿病专家吴英萍教授就成人斯蒂尔病的中医诊治进行了深入讲解。吴教授指...
原创 肾... 你是否知道,泌尿系统肿瘤中,肾癌的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和膀胱癌,位居第三?根据最新数据,全球每年约有...
原创 你... 你知道吗?家长去学校上课讲什么最有趣,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如今的教育模式中,家长进课堂已经成为一种新...
抓住“黄金30天”,让你的减肥... 今年的三伏天是7月20日~8月18日。三伏天也是中医理论中,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期,被誉为“减重的黄...
河南:数智赋能健康医疗 书写民... 7月19日,在2025中国卫生信息技术/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交流大会暨软硬件与健康医疗产品展览会东...
原创 大... 7月22日,大暑节气,天地如蒸笼。人如热锅上的蚂蚁,汗出如浆,精神萎靡。中医讲“冬病夏治”,此时正是...
减肥期间吃多少苹果合适? 这个问题很简单,自己决定,苹果减肥的魅力就在于,苹果是低热量的果类,富含各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能调节...
商丘市启动“百市千县”中医药文... 7月11日晚,商丘市2025年“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在日月湖好人广场启动。 商丘市2025年...
明日大暑别再喝老母鸡汤,清热消... 明日大暑别再喝老母鸡汤,清热消暑鸭子胜补药,一鸭三吃再不怕鸭子太油腻 明天就是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大暑:喝伏茶、贴伏膘、熏伏香,...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1日讯“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解暑、解渴,不妨“喝伏茶”,陈皮配薄荷,甘草...
山西人肝功能异常就是肝病吗?别... 在山西,不少人在体检时发现肝功能指标异常,便立刻担心自己患上了肝病。其实,肝功能异常并非一定意味着患...
22岁女生在重庆爬楼送外卖6天... 近日,一位女子在网上记录自己在重庆送外卖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视频中,该女子表示,爬楼送外卖6天瘦了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