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不少人在体检时发现肝功能指标异常,便立刻担心自己患上了肝病。其实,肝功能异常并非一定意味着患有肝病,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盲目下结论反而可能徒增焦虑。
肝功能检查中的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能反映肝脏的代谢、合成等功能状态,但这些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短期不良生活习惯就是常见诱因,山西人爱吃油腻食物、爱喝酒,若体检前一天过量摄入高脂肪食物或饮酒,可能导致转氨酶短暂升高;熬夜、剧烈运动也可能让肝功能指标出现波动,这种异常往往是暂时性的,调整生活习惯后复查多能恢复正常。
药物或保健品影响也不容忽视。某些感冒药、抗生素,以及成分不明的保健品,可能对肝脏代谢产生影响,导致肝功能指标异常。这种情况下,停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指标通常会逐步回归正常,并非肝脏本身出现了器质性病变。
其他疾病干扰同样会引发肝功能异常。比如胆囊炎、胆结石发作时,可能影响胆汁排泄,进而导致肝功能指标异常;严重的感冒、肺炎等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因身体应激反应使肝脏代谢暂时受影响。这些情况下,肝功能异常只是其他疾病的伴随表现,并非独立的肝病。
当然,肝功能异常也可能是肝病的信号,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都可能导致指标异常。但要明确是否为肝病,还需结合症状、病史、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在山西,太原龙城中医医院(太原中医肝病医院)等专业机构,经常通过科普活动帮助市民正确认识肝功能检查,避免因指标异常而盲目恐慌。发现肝功能异常后,保持冷静,及时咨询专业人士,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评估,才能准确判断原因,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