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高LDL-C、高体重指数(BMI)、吸烟和高血糖是心血管病的五大可改变风险因素。
JACC上一项研究提示,尽管医疗管理的进步降低了风险因素的年龄标化疾病负担,但人口增长与老龄化将推动总体疾病负担攀升,其中高血压和肥胖的增长态势尤为严峻。
研究基于全球疾病负担(GBD)2021年的数据,预测2025~2050 年五大可改变的心血管风险因素的趋势。
研究发现,高血压仍为导致心血管病负担最重的风险因素,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为1694.2/10万人,远高于其他危险因素。
紧随其后的是高LDL-C(657.6/10万人)、高BMI(495.2/10万人)、吸烟(493.7/10万人)和高空腹血糖(466.7/10万人)。
研究指出,高BMI的疾病负担超过吸烟成为第三大风险因素,这一转变反映出全球肥胖率的持续上升,预计到2035年,全球肥胖率将从当前的38%升至50%,而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也将从2021年的5.29亿增至2050年的13亿。
研究发现,2025至2050年间,所有可改变风险因素的年龄标化DALY率将下降,这表明医疗干预和预防措施在改善人群健康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例如,高血压的年龄标化DALY率将下降28.7%,吸烟下降38.0%。
然而,总体粗DALY将显著上升。其中,高血压的粗DALY将增加9900万(增幅44.1%),高BMI增加4400万(增幅88.0%),成为增长最快的两大风险因素。
研究还揭示,中低收入地区成“重灾区”。2050 年,烟草使用所致年龄标化DALY在东南亚、东亚及大洋洲地区最高,为899.1/10万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高收缩压(SBP)的年龄标化DALY最高(3230.4/10万人);北非和中东则受高BMI和高空腹血糖影响最大,高BMI的DALY达1485.7/10万人。南亚地区LDL-C的年龄标化DALY最高,为1296.2/10万人。
从社会经济水平看,中低社会经济指数(SDI)地区也将成为“重灾区”,其高血压相关年龄标化DALY达3290.5/10万人,远超高收入地区(308.9/10万人)。
研究者分析这些地区往往面临高热量低营养食物摄入增加、城市化导致的久坐生活方式,以及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
研究还揭示了性别差异明显。男性各年龄段的心血管病负担均高于女性,且风险因素暴露更早(如40~44岁即可出现);女性则在绝经后因雌激素保护作用减弱,负担随年龄快速上升。
作者呼吁,优先控制高血压和肥胖,可通过政策干预、推广健康饮食和运动以及扩大低价降压药和减重药物的可及性;另外应关注中低收入地区,加强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提升血压、血糖和血脂筛查覆盖率;还要分人群精准施策,针对男性更早的风险暴露,强化青年期预防教育;针对女性绝经后风险,优化激素替代疗法和心血管保护策略。
来源:The Global Syndemic of Modifiable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Projected From 2025 to 2050. J Am Coll Cardiol. 2025 Jul 22;86(3):165-177. d
转载: 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下一篇:现在挤鲜奶可以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