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风湿汇】风湿缠绵,复杂多变,久难痊愈,防胜于治。广东省中医院风湿科黄清春教授团队为您定期推送中医药防治风湿病的养生之道,远离风湿困扰!
“体检显示尿酸值超标,每日必须喝满八杯水吗?”
“苏打水、柠檬水真能帮助降低尿酸水平?”
“我可以喝什么汤?”
风湿科医生的诊室中最常被追问的,就是“喝”这件事,那下面就和大家聊聊如何科学地“喝”。
尿酸与“喝”的底层逻辑
尿酸2/3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1/3通过消化道从粪便排出。
研究发现血尿酸水平与每日饮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充足的水分能促进尿量增加,调节尿PH,同时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高尿酸患者的“黄金水单”
1、白开水:最便宜的“处方药”
在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日常管理中,白开水才是“首选饮品”,既无需处方,也不花药费,且其效果远胜各种网红气泡水。一杯温热的白水,就是最经济、最安全、也最被医生认可的“降尿酸药”。
2、苏打水:别被“碱性”忽悠
碱化尿液是预防和溶解尿酸性肾结石的常用方法。苏打水中含有碳酸氢钠,可以适量饮用,对碱化尿液有一定辅助作用。
市售苏打水里的碳酸氢钠浓度,远低于临床用于碱化尿液的碳酸氢钠片剂量(0.5–1g,每天3次),不能替代临床治疗。
3、柠檬水:酸味≠酸性
柠檬水是弱碱性水。食物的酸性和碱性不是简单地由食物本身的 pH 值决定的,经过消化和代谢后,柠檬水残留在体内的物质主要是碳酸氢钠,有助于减少尿酸盐结晶的形成。
柠檬中富含维生素C,其能增强肾脏的滤过,促进尿酸的排泄。
喝法推荐:1个鲜柠檬切片加1.5–2 L水,不额外加糖,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慎用。
4、中医茶饮:药食同源
许多药食同源的中药可用作日常茶饮,通过调节高尿酸患者体质从而促进尿酸代谢。
橘皮茶—祛湿化浊:橘皮3g,茯苓9g,葛根6g。加入适量水,先泡30分钟,煎煮,分多次代茶饮用。
金银花荷叶茶—清热祛湿:金银花6g,荷叶6g,菊苣6g,薏苡仁9g,甘草3g。加入适量水,先泡30分钟,煎煮,分多次代茶饮用。孕妇慎用。
山药茯苓茶—补益脾肾:山药9g,茯苓9g,薏苡仁9g,百合6g,大枣3g。加入适量水,先泡30分钟,煎煮,分多次代茶饮用。孕妇慎用。
避坑指南
1、酒精类饮品:酒精的代谢会影响嘌呤的释放并促使尿酸生成增加,还导致血乳酸升高,从而减少尿酸排泄,因此应限制酒精摄入。
2、果糖含量高的饮料:果糖可诱发代谢紊乱,有潜在诱发尿酸升高的作用,且不利于体重管理,因此应限制果糖含量高的饮料摄入。
3、浓肉汤:长时间熬煮使肉中大量嘌呤进入汤内,导致浓肉汤嘌呤含量极高,饮用后会迅速升高血尿酸水平并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因此,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应“尽量不喝肉汤”,或改为将肉类焯水后再烹调,以有效减少嘌呤摄入。
饮水注意事项
饮水量:2024年《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建议每天饮水2000-3000ml,维持24小时尿量>2000ml,可根据天气及出汗情况适度增减。心衰、肾衰患者需遵医嘱限水。
饮水时间及频率:清晨及三餐间是喝水的好时机,少量多次,定时主动喝水为宜。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风湿病科
科室经过30多年建设,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过硬,综合服务能力较强,行业学术地位较高,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学重点专科、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国中医医院最佳临床型风湿病专科。
专科在中国工程院刘良院士领衔下,以解决风湿免疫病“防-诊-治”临床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为导向,形成了一支集临床与基础,医疗与护理,中医与西医,中医与中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人才队伍。围绕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硬皮病、皮肌炎及肌炎等风湿免疫疾病进行了深入的临床和理论研究,通过守正创新的中医药发展理念,在继承全国名中医焦树德、国医大师朱良春、李济仁的学术理念下,结合岭南地域特点开发了一系列特色的中药内服和外治疗法,学术和综合服务水平均位居全国中医院前列。
专科擅长风湿免疫疾病的早期防治、达标管理、预防复发等核心治疗环节。专科中医特色鲜明,开展了督灸、腕踝针、雷火灸、火龙罐等二十余项中医外治疗法,同时还开创了“免疫三氧在风湿免疫病多种应用” “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等特色诊疗技术,对多种难治性风湿免疫疾病及软组织关节疾病效果立竿见影,为患者提供了多元化、个体化、温暖化选择的中西医结合优选诊疗方案。
供稿 | 周海燕
指导老师 | 何晓红
初审 | 张靓雯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