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某个普通的日子,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的韩先楚去北京开会,碰巧遇到了同样来京出席会议的许世友。两位老朋友平时难得见面,于是韩先楚决定请许世友吃个饭,顺便聊聊过去的旧事。许世友也没有客气,提议:“既然吃饭,那就一起叫上陈锡联吧。”于是,晚饭时分,三位将军便一同走进了餐馆。
大家都知道许世友有个不成文的习惯,那就是无论走到哪里,都得有酒相伴。到了餐馆,韩先楚便特意点了一瓶茅台酒,三人边吃边谈,气氛轻松愉快。然而,奇怪的是,韩先楚始终没有喝酒,一直坚持说自己最近有些感冒,医生叮嘱他少喝酒,所以这顿饭他决定不喝酒,给许世友和陈锡联两位将军留足空间,自己则在一旁看着。
然而,许世友似乎察觉到了韩先楚的异常,他瞪了瞪眼,放下酒杯,直言道:“老陈,你这劝酒的方式倒是挺特别的,今天怎么反倒劝我少喝?有什么事瞒着我?”许世友的直觉是对的,韩先楚的确有些事情没说出来。
那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其实,事情并不复杂。虽然这顿饭是韩先楚请客,可到了餐馆一摸口袋——天哪,他居然忘了带足够的钱!除了餐费外,钱基本上只够买一瓶茅台酒。可能大家会问,像韩先楚这种将军怎么可能会带那么少的钱?在那个年代,虽然将军们的工资不低,但他们的生活负担却不轻:既要照顾自己的家庭,还要帮助一些牺牲战友的家属,甚至有的将军收养了烈士的孤儿。举个例子,彭德怀老总就收养了黄公略的女儿黄岁新,左权的女儿左太北。而甘泗淇,则抚养了20多个烈士的孤儿。因此,尽管他们身居高位,但收入其实并不宽裕,很多时候工资都不够支撑家庭的基本开销。
那时候,会议室的茶水都是要收费的,每泡一包茶叶,费用是1毛钱。为了省这1毛钱,很多将军在开会时就选择不喝茶,直接喝白开水。像吴桂贤,他每次开会都不喝茶,就是为了省这笔钱。更夸张的是,贺老总开会时,甚至让工作人员提前从家里带茶水。这些细节足以看出当时将军们的生活状态,他们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身边总是有满满的钱袋。
回到饭局,虽然韩先楚没带足够的钱,许世友却早已经看出了端倪。于是,他假装生气地问道:“老韩,到底是什么事瞒着我?”
韩先楚则笑着答道:“我能有什么事瞒着您呢?”
许世友点了点头,心里明白,既然韩先楚也没带钱,自己自然不能开口让陈锡联帮忙付账。况且,谁知道陈锡联带不带钱呢?
很快,一瓶茅台酒被喝光了,许世友站起来,拍了拍桌子,半开玩笑地说道:“老韩说得对,为了健康,我也得控制一下酒量,不能再贪杯了。而且明天还有会议,今天就到此为止。”说完,他还不忘调侃韩先楚:“既然今天是老韩请客,那我们就不争着买单了。”
那么,大家或许会疑惑,既然口袋里都没钱,为什么不选择让公家报销?
其实,那时的许世友、韩先楚、陈锡联等人,甚至包括所有为新中国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们,都非常注重名节。尽管身处高位,拥有丰厚的薪水,他们始终坚持公私分明,从不占公家一分钱的便宜。即便他们平时生活并不富裕,也绝不会做出任何占公家便宜的事。与此同时,他们也教育子女要勤俭持家,保持良好的家风和品德。这种良好的家教和传统,成为了红二代们的家族文化,传承至今,依旧深受大家的尊重。
也正因如此,许多“红二代”始终备受尊敬,他们不仅继承了父辈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更在新一代中继续发扬光大,成为了社会上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