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升高,清爽的蔬菜成为餐桌上的常客,但近期两起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连续食用蒸苋菜的孙先生和过量进食生炒菠菜的李先生,均被诊断出急性肾损伤,罪魁祸首正是蔬菜中含有的草酸。
草酸为何会伤肾?
草酸是许多蔬菜中天然存在的成分,若大量摄入,会在体内蓄积。当肾脏排泄时,草酸易形成结晶,大结晶可能堵塞输尿管,小结晶则可能阻塞肾小管,进而引发肾脏损伤,导致草酸盐肾病,严重时可出现急性肾衰竭。像孙先生本身有输尿管结石病史,肾脏已存在轻度损伤,过量食用苋菜后,草酸结晶进一步加重了肾脏负担,最终诱发急性肾损伤。
哪些蔬菜含草酸较多?
除了案例中提到的苋菜、菠菜,芹菜、青椒等蔬菜也含有较多草酸盐。这些蔬菜本身营养丰富,但需注意食用方式,避免因过量摄入草酸而伤肾。
如何安全食用含草酸的蔬菜?
含草酸的蔬菜并非不能吃,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医生建议,食用前务必焯水,这是减少草酸的有效方式。焯水时需注意:
- 水开后再放入蔬菜,快速焯水1-2分钟;
- 焯水后捞出过凉水,进一步减少残留草酸;
- 控制食用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进食。
这类人群需格外谨慎
本身有肾脏基础疾病(如慢性肾脏病、输尿管结石)、肾功能不全的人群,肾脏排泄功能较弱,草酸结晶更易在体内堆积,诱发肾损伤。这类人群应严格控制含草酸蔬菜的摄入量,且务必彻底焯水后再食用。
合理食用蔬菜是健康饮食的重要部分,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才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保护肾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