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难治性的慢性全身炎症性疾病,属于风湿免疫性疾病范畴,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记者从南京中医药大学获悉,该校2018级中医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计划)优秀学子李元绪将研究方向聚焦于AS的中医药干预,深耕临床六年,为AS患者提供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新型治疗选择——挟土暖癸膏,填补了该病中药复方制剂的市场空缺。
李元绪
李元绪介绍,AS患者承受了多重痛苦:晨僵持续时间长、夜间疼痛难眠、脊柱活动度进行性丧失,乃至最终导致残疾,丧失劳动能力。更令人忧心的是,现行治疗方案中,非甾体抗炎药虽可缓解症状却无法阻断病程,生物制剂虽疗效显著但价格昂贵且存在感染风险等副作用,传统抗风湿药物对中轴病变效果有限。这种“疗效与副作用并存、费用与效果失衡”的治疗现状,与患者对“安全、有效、可及”治疗的迫切需求形成鲜明对比。
在导师何晓瑾的悉心指导下,李元绪系统梳理古籍文献,结合现代系统生物学研究成果,试图从“肾督亏虚、脾虚湿盛”的中医病机理论出发,不断探索既能缓解症状又能改善患者病情的中医治疗方案,为攻克这一医学难题贡献中医智慧。
此外,在李元绪的积极号召下,还成功组建了一支由跨学科背景、跨院校来源、多国籍成员构成的项目团队,成员包括来自不同民族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指导老师和专家顾问的指导下,项目聚焦现有AS治疗药物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局限,基于“肾-脾免疫轴”理论,创新性研发出一款中药复方制剂——挟土暖癸膏,该制剂的临床研究已通过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开展了随机对照试验。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剂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疼痛、缓解胃肠道不适,亦能逆转骶髂关节影像学改变。与传统非甾体抗炎药及生物制剂相比,该制剂展现出更高的治疗应答率及显著降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体现了良好的治疗获益与安全性特征。据悉,根据当前我国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三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以及2023年7月实施的《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该项目已经达到减免II期临床试验的要求。此外,项目已经与越南宝大堂中医诊所达成合作意向,助力中医药走向海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受访者供图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