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小暑养生:少吃绿豆羊肉,多吃这4样,驱寒补阳,平安入伏
小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标志着盛夏的正式登场。此时,天气逐渐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然而人体在这时节却容易受到暑湿之气的侵袭,导致阳气损耗、寒湿内生。在这个特殊时期,饮食调理尤为关键,建议大家少吃绿豆羊肉,多吃以下 4 样食物,驱寒补阳,平安入伏。
少吃绿豆羊肉的原因
绿豆性寒,清热解毒、消暑利水。在小暑时节,虽然天气炎热,但人体阳气外浮,体内相对虚寒。若过多食用绿豆,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痛、腹泻等不适。羊肉性温热,补肾壮阳、益气养血。但在小暑这个暑热渐盛的阶段,人体阳气本就处于向外发散的状态,过多食用羊肉会使体内积热,加重身体的燥热感,引发上火等,不利于身体的调养。
多吃 4 样食物及做法
生姜红枣茶——温中散寒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红枣则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二者搭配制成的生姜红枣茶,是小暑时节驱寒补阳的佳品。
材料:生姜 3 - 5 片、红枣 5 - 8 颗、红糖适量。
做法:将红枣洗净,用剪刀剪开去核,这样能使红枣的营养成分更好地释放出来。生姜洗净,切成薄片。把处理好的红枣和生姜片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 15 - 20 分钟。
待茶汤颜色变深,香气四溢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红糖,搅拌均匀,待红糖融化后即可关火。将煮好的生姜红枣茶倒入杯中,稍凉后即可饮用。每天上午饮用一杯,能起到温中散寒、补充阳气的作用。
核桃黑芝麻糊——补肾益阳
核桃和黑芝麻都是补肾的佳品,核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健脑益智、补肾温肺;黑芝麻则补肝肾、润肠燥。将它们制成核桃黑芝麻糊,口感细腻,营养丰富。
材料:核桃 50 克、黑芝麻 100 克、糯米 50 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 2 - 3 小时,这样能使糯米更容易煮烂。核桃去壳,取出核桃仁,放入烤箱中用 150℃烤 10 - 15 分钟,烤出香味后取出晾凉,然后捣碎。黑芝麻洗净,放入锅中用小火炒熟,炒至发出香味,颜色微微变黄即可。
将泡好的糯米、捣碎的核桃仁和炒熟的黑芝麻一起放入豆浆机中,加入适量的清水,选择“米糊”功能,启动豆浆机。待豆浆机工作结束后,将打好的核桃黑芝麻糊倒入锅中,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冰糖,用小火煮至冰糖融化,搅拌均匀即可。每天早晚食用一碗,有助于补肾益阳、滋养身体。
山药排骨汤——健脾补阳
山药健脾益胃、益肺止咳,排骨则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山药排骨汤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小暑时节健脾补阳的不错选择。
材料:山药 200 克、排骨 300 克、葱段、姜片、料酒、盐适量。
做法:排骨洗净,切成小段,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加入少许料酒和姜片,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捞出排骨用清水冲洗干净。山药去皮,切成滚刀块,放入清水中浸泡,防止氧化变黑。
将处理好的排骨放入砂锅中,加入葱段、姜片和适量的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 40 - 50 分钟,至排骨熟透。然后加入山药块,继续炖煮 20 - 30 分钟,直到山药变得软糯。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调味,搅拌均匀即可。每周食用 2 - 3 次,能起到健脾补阳、增强体质的作用。
韭菜炒鸡蛋——温肾助阳
韭菜性温,温肾助阳、益肝健胃,鸡蛋则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物质。韭菜炒鸡蛋是一道简单易做又营养丰富的家常菜。
材料:韭菜 200 克、鸡蛋 3 个、盐、食用油适量。
做法:韭菜洗净,切成小段。鸡蛋打入碗中,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均匀。锅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油热后倒入鸡蛋液,待鸡蛋液凝固成块,用铲子快速翻炒成小块,盛出备用。
锅中再加入少许食用油,放入韭菜段翻炒几下,待韭菜稍微变软后,加入炒好的鸡蛋块,继续翻炒均匀,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出锅。这道菜可经常食用,有助于温肾助阳、提高身体免疫力。
小暑时节,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少吃绿豆羊肉,多吃上述 4 样食物,能有效驱寒补阳,让我们的身体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平安度过三伏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美食呵护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