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每天做饭都离不开盐,但你仔细研究过厨房里那包白色粉末吗?市面上的盐可不止一种,海盐、井矿盐、湖盐三大类各有来头。海盐是海水晒出来的“原生态选手”,带着镁、钾等矿物质,炖汤时撒一把特别鲜;井矿盐是从地下千米岩盐矿床挖出来的“纯净派”,杂质少得可怜,现在市面上八成七的盐都是它;湖盐则是盐湖结晶的“小清新”,碘含量比海盐低,沿海朋友选它更合适。还有些“网红盐”像竹盐、玫瑰盐,竹盐是竹筒高温煅烧出来的,带着淡淡竹香,玫瑰盐因为含铁呈现粉红色,不过别指望靠它补铁哦。
选盐最纠结的莫过于加碘盐、低钠盐、无碘盐到底该买哪种。先说加碘盐,这可是全民基础款,内陆居民、孕妇、儿童尤其需要它,毕竟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缺碘容易得“大脖子病”。不过沿海朋友要是天天吃海鲜,可能得留意别碘过量,但福建的研究显示,即使靠海吃加碘盐也安全。低钠盐是高血压患者的福音,用氯化钾替换掉30%的氯化钠,咸味不减钠却少了,不过肾病患者要慎用,可能引发高血钾。无碘盐比较特殊,只有甲亢患者和高碘地区居民才需要,可别一听“无碘”就觉得更健康,甲减患者反而可能需要补碘呢。
去超市买盐时,记得用这四招避坑:一看颜色,优质盐洁白透亮,发黄的可能有杂质;二摸颗粒,真盐细腻干燥,假盐容易结块潮湿;三尝味道,良质盐咸味纯正,劣质盐会发苦发涩;四查包装,生产日期、SC编号一个都不能少,别买“三无”盐。
最后说说用盐的黄金法则:每天别超过5克,大概一个啤酒瓶盖铺平的量;出锅前再加盐,能减少碘流失;做菜时可以用醋、柠檬汁替代部分盐,既提味又控盐;像竹盐、玫瑰盐这些“概念盐”,营养上和普通盐差别不大,别花冤枉钱。
特殊人群选盐更要留心,高血压患者优先选低钠盐,甲亢患者得吃无碘盐,孕妇最好遵医嘱吃加碘盐,肾病患者用盐前要问问医生。记住,盐只是调味料,均衡饮食才是健康王道,别指望靠一袋盐补矿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