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大补元气、黄芪是补气之王、党参补气力弱?怎么选呢,一次说明白。
补气药很多,之所以很多人知道补气,也是因为气虚之证太普遍了,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则气喘、语声低微、自汗、容易生病,都可能是气虚的缘故。
补气药是一类能够帮助人体补充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抗病邪能力的药。很多人熟悉人参、黄芪、党参、西洋参各种参类药,其实白术、甘草、山药也都能补气,而且这些药都各有所长的方面。
这些药,书上几乎都写了补脾补肺,那怎么区别呢。
1、作用部位有区别
人参补元气,五脏之气;黄芪、党参主要补肺气、脾气;西洋参主补肺气;白术补脾气;甘草补心肺脾之气;山药补脾肺肾之气阴。
2、补益程度上有区别
生津上:西洋参>人参>党参>山药。固表止汗上:黄芪>白术。利水消肿上:黄芪>白术。燥湿上:白术>其他;安神上:人参>西洋参>党参>甘草>黄芪。
3、作用趋势上有区别
补气药之中,只有黄芪有向上之力,能升阳举陷,适用于脾虚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的情况。
4、各有所长的区别
黄芪独有提中气,托毒生肌的作用。人参大补元气,能挽救虚脱的情况。甘草能调和药性,是药方中的常客药,它还补气、解毒、缓急止痛。山药则养脾胃、补肾涩米青。
5、药性有区别
黄芪补而不滞,但便温燥,很多人说吃了上火。人参补气峻猛,容易气滞生火,用量没把握或者虚不受补的,很容易鼻子冒火流血。
党参补气力较弱,但胜在补而不燥。西洋参则长在补气养阴,还自带清热性质,不易上火。
白术则性质温燥,容易助火伤阴,山药适合日常食疗,因为它不燥不腻是平补佳品。甘草是老好人了,不过大量服用也会引起浮肿,需要注意。
虚不受补,一补就上火的怎么解决呢,下回再跟大家分享。
以上讲到中药,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