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21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由各民主党派及各界人士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这也就是历史上所称的新政协会议。
所谓“新政协”,是与1946年蒋介石所召开的“旧政协”有所不同的。周恩来作为新政协筹备委员会的主任,投入了大量心血,精心组织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
新政协最后一次筹备会结束后,与会者中包括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以及李济深、张澜、沈钧儒、郭沫若等著名民主人士,共计约100余人。这些知名人士早早便来到会场,签到后便入座,准备迎接会议的开始。
当毛泽东到达时,老先生们纷纷起身前往签到处迎接他。毛泽东神情愉悦,挥笔签名,并笑着对在场的老先生们说道:“今天是值得高兴的日子,你们的表情怎么那么严肃呢?大家都应该笑一笑啊!”他这一句话立刻引得大家笑声一片,气氛变得轻松愉快。
会议进行到休息时,人们纷纷离开勤政殿,走向会场外的空地准备拍照。毛泽东步伐稳健,随着人群走向场地。记者们早已聚集,争先恐后地将毛泽东围住。毛泽东伸出右手,与每位记者握手,并毫不拘束地开始与他们交谈。
当毛泽东与《新民报》的记者李廷瑛握手时,他微笑着亲切地问:“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是哪个报社的记者?”李廷瑛连忙报上了姓名、年龄以及所在报社的名称。毛泽东笑着说:“《新民报》发展得真不错!它就像新民主主义一样,越来越强大!”
站在毛泽东旁边的民盟代表史良看到,上海三家著名报纸《新闻日报》、《解放日报》和《文汇报》派来的名记者陆诒、林淡秋、唐海也都前来见毛泽东。毛泽东一边接过他们递来的名片,一边握手与他们亲切交谈。他对《解放日报》记者林淡秋笑着说:“你的名字真有文化,听起来非常优雅。”又对《文汇报》记者唐海说道:“唐朝的海,真是个好名字,记起来也容易。”
当毛泽东与《新闻日报》的记者陆诒握手时,他问道:“我们好像以前见过吧,是不是在延安?”陆诒答道:“对,1937年12月,我到延安拜访过主席。”毛泽东微笑点头:“原来如此,你们上海来的记者,不仅手里有钢笔,还有照相机,可以说你们在装备上占了不少优势。你们能在工作中打胜仗吗?”
这时,《大公报》女记者高汾凑了过来,说道:“毛主席,你比1945年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时胖了。”毛泽东笑得更加开怀,张开双臂说道:“那个时候,蒋介石压迫我们,现在解放军打败了他,空气也好了,我的身体自然也恢复得更好。”
突然,毛泽东注意到高汾脚下的半高跟空花皮鞋,微微一笑,问道:“你知道上海人是怎么形容这种鞋子的吗?”高汾有些愣住了,脸颊微微泛红,回答不上来。毛泽东笑着自问自答:“上海人称这种鞋子为‘空前绝后’。”这一番话又引发了大家的笑声。
毛泽东掏出香烟,点燃后深深吸了一口,缓缓地吐出烟雾。此时,会议代表们开始入座,准备照相,毛泽东走到前排的木椅上坐下。有人注意到他将吸过几口的香烟轻轻掐灭,放到木椅旁的地上。
就在此时,记者们迅速聚集在毛泽东身边,再度包围了他。出乎意料的是,毛泽东又从容地拿起那支香烟,夹在左手指缝中,“嚓”地一声划燃了火柴,再度享受起香烟的味道,随即与人群一起走进会场。
在场的资深记者们不禁将毛泽东与许多国民党高级领导人进行对比,他们觉得毛泽东不仅拥有宏伟的战略眼光,更具有一种平易近人的亲和力,他的风趣和幽默也让在场的人都为之倾倒。毛泽东的风度,彻底打破了他们对中共领袖的传统印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