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当一个人变强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这2件事“祛魅”
创始人
2025-05-26 05:51:49
0

现在的你,是否已经活成小时候的自己最盼望成为的样子?

以前需要凑好几天的零花钱才能买上一次的零食、饮料,现在可以在家里屯上一大箱,说吃就吃、说喝就喝;

以前要央求父母很久,半年甚至一年才能去上一次的肯德基麦当劳,现在一个外卖就能送到家门口;

以前最羡慕那些在星巴克、高铁站打开电脑办公的精英人士,现在自己也成为了这样的“高级牛马”;

以前看着别人拥有最新款的苹果平板或者手机,自己只能用着国产安卓,现在却对着娇贵而小毛病频频的苹果产品满心嫌弃……

我们在进步和成长的同时,似乎以前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也在渐渐“祛魅”,变成了手边最平常的一件工具

与此同时,我们的眼光也在不断向前扩张、野心和需求在不断增长。

当一个人变强时,最大的征兆就是开始对所谓的“最优”和“顶尖”祛魅,因为现在,我们才是最优,我们才是顶尖。

现实检验

网友们都说,这一代00后进入了职场,就发现了“这世界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很多人现身说法,说学生路过自己身边,叫自己“x老师”,自己就会憋不住笑;

有人叫自己“x律”也会有一种割裂感,心想我这样的人居然也被这样称呼了?

在我们往日从社会环境和影视剧作品中看到的形象中,这些“高级人设”应该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但如今我们却成为了他人眼中强者角色,很多人一时就无法转换过来这样的视角。

但其实,你已经通过了相关的考试,就说明你有这个能力去胜任该岗位;

当你自己也跻身强者之列,并觉得这样的生活环境逐渐变得稀松平常时,你的变强之路就开始了

心理学中的现实检验,指的是:

个体通过以往的经验和学习到的标准,去验证自己的经验和假设是否符合现实,并区分自身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能力

在进行现实检验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抛开了对他人或者以前接触不到的事物的过度理想化,从而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个世界。

就像一位网友分享的:从前一直以为海底捞是高端场所,人均消费很高,于是自己一个人战战兢兢地揣了一千块钱去吃海底捞。

最后结账的时候居然才花了一百多,一下子就觉得,也不过如此嘛。

其实,有很多看似高不可攀的台阶,也都是人一步一步走上去的,既然他人可以,我们又不差什么,为什么就不能走了呢?

不要被自己的想象所困,拿自己臆想的困难去套牢自己往上走的脚步

成长心态

很多人对于某种事物无法祛魅,本质上其实是具有思维定势和较低的行动能力

就像是学习上的提分、工作上的升职和健康中的减肥一样。

从30分提到150分,从小职员升到总经理、从150斤减到90斤,这些目标都太遥远、太宏大了。

一想到自己不知道要努力多久、做上多少个项目、忍饥挨饿加上锻炼多长时间,才能达到目标,人立刻就懈怠下来,不想再动了

他人能够做完,是因为他们太过优秀,而自己是永远达不到那么优秀的境界的。

他们下意识为自己打上“完不成工作”的标签,认为自己没有那样的毅力,这样的思维定势如果不去打破,那么永远都不会有所改变。

与思维定势相对的是成长型心态,由心理学家卡罗尔·德维克提出,指的是个体的能力和思想观念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一定的成长和发展。

拥有成长心态的人,不会自己困住自己,而是坚信能力不是先天决定的,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努力能够提升能力

当遇到失败时,他们会将失败视为一种学习和改变的机会,勇于突破自我限制,接受新的任务和挑战。

他们拥有着超强的行动能力,就算一时半刻达不到自己的目标,也会着手开始行动;

不像很多人那样,今日推明日,明日推后日,没有前进的动力和毅力。

你甚至都没有开始做,怎么就知道自己不可以呢

蔑视困难

当你开始逐渐进步时,第一个要祛魅的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也不是他人优秀的能力,而是摆在眼前的困难

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小马过河”的故事,不就是讲述这么一个很朴素的道理吗?

在他人眼中,我们遇到的困难有可能是很小的,就像是孩子闯祸,在大人眼里看来不值一提;

而在不如我们的那些人眼里看来,我们遇到的困难又有可能是很大的,就像是将高考摆在一个小学生面前,对方自然会觉得压力很大

再比如一些社会公认的“歧视观点”:女生学不好理科、男生粗心不会照顾人等等。

盲目接受着他人的观点和社会刻板印象,只会让我们的思维越来越陷入僵化;

甚至于拿着几年前自己的思想放在现在来看,那也是同样无法适用的。

所以,我们要带着批判性思维去看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从依赖他人和沉溺幻想走向现实和独立。

困难其实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想象和塑造;

我们也不要总是将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外部,坦坦荡荡承认自己的弱点,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才能在下一次尝试中获得进步

真正的强大不是靠着谁的想象堆砌出来的,也不是追求着虚幻的完美,看不见现实的残酷。

当我们不再被外界的光环所迷惑,真正自己去尝试做某件事,用最真实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和他人,我们就有了进步和成功最大的前提条件。

愿每一个正在迷茫中徘徊的你,都能勇敢地迈出祛魅后的第一步。只有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去衡量世界,才是真正的觉醒和成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独居老人精神需求亟待满足?忽视... 关心独居老人的心灵抚慰极为重要,特别是在探索新的关怀方式上。必须持续创新,才能真正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静脉曲张并非血管堵塞,而是腿上... 静脉曲张很常见,我国约有1.2亿患者,其中超8000万为女性。 很多患者认为这是静脉血管堵塞所致,常...
原创 朝... 中国历史上曾涌现出众多杰出的男性领导者,因此常有人言,中国历史似乎是男性的主场。然而,历史上也不乏许...
原创 记... 1949年9月21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由各民主党派及各界人士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
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5·2... 全国 大中学生 心理健康日 5.25“我爱我” 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525...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能做无痛胃肠... 【特别策划】 无痛胃肠镜 策划 心洁 撰文、图 任佳悦 曹妍婷 赵 晶 编辑 保健君 您知道吗?早期...
“5·25心理健康宣教周” 全... 在初夏草木葳蕤的五月天,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指导的第十届“5·25心理健康宣教周”系列活动已于近...
【856·生活】国家版菜谱公布... 近日,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发布了“健康饮食、合理膳食”核心信息,倡导公众增加三类食品摄入。如何摄入...
原创 “... 不知不觉端午就要来临了,端午除了是传统节日之外,也代表着人们即将进入真正的夏天。因为每一年端午过后,...
75岁老人心梗后连续室颤,医生... “快!患者室颤了!”一声急促的呼喊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立即除颤!全力抢救!”微创介入中心内,众多医...
中医治类风湿有奇效!王义军医生... 王义军,是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同时身兼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等多重身份,以及...
直肠癌康复16年:唱歌跳舞打牌... 16年前,身为法官的姜九星确诊了直肠癌,做了手术后,她去喝中药,身体慢慢恢复。 直肠癌术后 2009...
胆管癌放疗期间会不会发烧?能解... 胆管癌放疗期间,患者确实有可能出现发烧的情况。这一现象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免疫系统反应、药物副作...
糖尿病出现3个异常提醒,表示已... 血糖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身体体质情况,长期血糖控制的不理想,或者长期没有达到正常值范围,糖化检查一直...
空调WiFi西瓜?小满养生的正... 随着小满节气的到来,我们正迎来了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中国南方一般会出现降雨多、雨量大。正如民谚云“小...
心理学:当一个人变强时,最明显... 现在的你,是否已经活成小时候的自己最盼望成为的样子? 以前需要凑好几天的零花钱才能买上一次的零食、饮...
小满养生要点,做起来! 转自:华森制药 夏天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如约而至。此时节,空气正在一天天被热浪侵吞,北方天气渐热,南...
健身党的“减脂”哲学,爱美妈妈... 夏日的热浪渐渐袭来,又到了减脂的黄金时期。然而,对于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忙于工作的爱美妈妈们来说,每天花...
“吃动平衡”有方法,居民健康有... 为普及科学营养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提升居民健康获得感,5月19日,...
53岁大妈吃降压药掰两半吃,丧...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