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夜话 | 回家前归心似箭,待几天就想离开?
创始人
2025-05-13 04:09:21
0

小编暖心提醒,音乐相伴更有感觉~

胡莹 王宁

见字如面

你好!

我是一个在异乡打拼的年轻人,今年31岁。逢年过节时,我的心情会很复杂。一方面,我想念家人,渴望团聚;另一方面,我又害怕回家后可能面临的各种考问和争吵。我的父母总是过度干涉我的生活,比如催促我换一份更稳定的工作,不经我同意安排我去相亲,甚至对我平时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也要指指点点。亲戚们聚到一起,免不了会对我发起“围攻”:越大越不懂事,该结婚不结婚,不努力、不上进,甚至是不孝。

我尝试过和他们好好沟通,但每次的结果都是不欢而散。这个春节,家里又爆发了一次激烈的争吵。那一刻,我真想和他们“断亲”,一气之下,我提前离开了家。我知道他们的言行是出于对我的关心,但为什么亲情会让我感到如此痛苦?我该怎么办呢?

——小明

如果亲情让你痛苦,不要勉强迎合

为您支招

小明,你好!

在当下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心理健康和自我成长。如果亲情关系让你感到痛苦,不必勉强自己迎合,但也不需要带着怨怼去远离。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既照顾自己的内心需求,又设立清晰的心理边界。

亲人既是血脉相连的家人,也应是彼此尊重的独立个体。当我们在亲情与自我之间找到平衡后,关系才能真正和谐,我们自身也能收获更踏实的幸福。希望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

节假日是亲朋好友团聚的时刻,也是亲情矛盾容易被放大的时刻。社交媒体上甚至流行着“刚回家就想走”“所有的炮火冲我来”等热门段子,不少年轻人萌生出“断亲”或尽量减少家庭联系的想法。如果家人的关心让你感到痛苦,不妨先让自己平静下来,既不着急放大矛盾,也不忽视内心的情绪与感受,而是尽量站在客观的角度,说出自己的感受,同时表达对他们言行的看法,理性、客观地对待亲情关系。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情绪

为什么有些年轻人春节一回家就感到焦虑,甚至会萌生“断亲”的想法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情绪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人际界限的模糊。美国心理学家默里·鲍文的“家庭系统理论”指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息息相关。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明确的界限,那么,个人的自主性就容易受到侵犯。例如,父母过度干涉子女的职业选择、婚恋情况,亲戚过于热衷打听隐私,都可能会让年轻人感到“被冒犯”。

2.童年创伤的延续。“原生家庭”这一话题在心理学研究中越来越受重视。那些在童年时期经历过情感忽视、长辈偏心甚至是暴力对待的孩子,成年后往往会对家庭关系产生更为复杂的情感。当他们回到那个曾经让自己受伤的环境,面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时,未愈合的创伤记忆会被再次激活,导致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的爆发。

3. 个人空间的自我保护。在过去,人们更倾向于把亲情视为一种无法割舍的纽带。如今,年轻人更注重个人的成长与精神的独立。他们希望自己的成长空间和成长节奏能够得到亲人的尊重,而不是被传统观念束缚。因此,当亲情带来的痛苦远大于温暖时,“断亲”就成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断亲”会是最好的选择吗

很多人关心一个问题:那些吵着“断亲”或要尽量减少与家庭联系的年轻人,后来过得如何?答案因人而异。

●一些人因此获得了更好的身心状态。

对于那些长期遭受家庭情感压迫和伤害的人来说,减少或断绝与亲人的联系有助于他们保持更健康的身心状态。远离消耗自己的人际关系,可以让他们专注于自我成长,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方向。有一位咨询师接待过这样一位来访者——她的母亲控制欲极强,总是批评她的生活方式,甚至干涉她的婚姻选择,多次沟通无效。在咨询师的建议下,来访者勇敢地选择减少与母亲联系,一段时间后,她的焦虑症状明显缓解,事业和情感生活都更稳定了。

●一些人依然会感到愧疚和孤独。

“断亲”虽然可能带来短期的内心解脱,但有些人也可能会在某些时刻感到愧疚和孤独。毕竟,亲情是一种深层次的情感纽带,即使关系再糟糕,完全远离也可能带来痛苦,并引发内心深处的缺失感。尤其是在人生某些重要节点,比如结婚、生子、父母年迈时,他们可能会重新审视自己的“断亲”行为,将其归为一时冲动,陷入懊悔和愧疚之中。

在家庭关系中找到更好的平衡

如果你也是个“刚回家就想走”“吵着断亲”的人,不妨尝试以下几种方法,让自己在家庭关系中找到更好的平衡,获得应有的温暖。

1.调整自己的期待。尝试改变家庭成员的固有观念可能很难实现,但是,他们的“催婚催生”可能只是他们表达关心的出口。当我们降低对他人的期待,转而专注于自己的情绪管理时,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痛苦。

2.设立合理的界限。学会拒绝是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如果父母或亲戚过度干涉你的生活,你可以温和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例如:“我知道您关心我,但这是我的选择,希望您能尊重我。”温和而坚定的交流,或许能够构建出人与人之间更清晰的边界。

3.减少情绪化的对抗。有些人一回家就忍不住和家人吵架,试图让对方理解自己。然而,激烈争吵在很多时候并没有实际意义,不仅不能解决现实问题,还会让关系更加紧张。学会用平和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能让对方更容易接受自己、信任自己。

4.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如果家庭关系让你感到痛苦,不妨向外寻找其他的情感支持,比如心理咨询师或志同道合的朋友。当我们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支持时,就能更坦然地面对亲情带来的困扰。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

文: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胡莹、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普外科 王宁

策划:余运西

编辑:李君 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叶龙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优秀护士长朱美娟:用爱守护生命...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9日讯(通讯员 何晓晓)在肿瘤科工作的十余年里,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温...
读懂优化基层机构布局的深层考量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按照“一般病在市...
医生呼吁:只要尿酸没越过这红线...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原创 男... 在传统中医理论里,阳气被视为人体健康的根基,是生命活力的源泉,对男性而言,更是阳刚之气的象征 。一旦...
年龄越大越要多吃菜?医生建议:...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发生变化,心脏健康成为了我们关注的重点。医生常常建议,年纪渐长,要...
WTA罗马站:郑钦文2-0安德... 北京时间5月13日凌晨,2025赛季女子网球WTA1000系列罗马站继续进行,在女单第四轮的一场比赛...
科博会速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参观... 和年苑,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公众号,传递老年医学的价值和声音 在这里,了解当代老年医学 2025...
原创 1... 文|菁妈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是非常重要的一餐! 宁波有个10岁的小女孩,经常不吃早餐就去上学,有一...
90%患者都忽略了!特发性震颤... 说起特发性震颤,多数人只知道手抖、头抖这些明显症状。可实际上,有一个症状藏在背后,折磨着九成患者,却...
原创 如... #如果一个男人有这4种表现,暗示着他从来没有爱过你 在情感的迷宫里,我们常常寻寻觅觅,渴望找到那个...
揭秘微商低价背后的真相,省钱攻... 在当今社会,微商已经成为许多人购物的重要渠道之一。微商产品价格低廉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本文...
高考倒计时30天,我想和“宝儿... □悦然 五一小长假,儿子放假回家,我在家炒了几个菜,我们三口一起喝了几杯,酒兴正浓时,我们又聊起高考...
研究600名抑郁症患者发现:患...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小小腰突 轻松拿捏!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2日讯(通讯员 姚敏洁 陈纯)“这面锦旗必须送!王主任确实厉害,没想到小...
甲减患者必看:优甲乐到底能不能... “医生,我吃优甲乐都3年了,到底什么时候能停药?难道要吃一辈子吗?”相信不少甲减患者都有过这样的疑问...
免疫力太高也会生病!这些方法让... 转自:上观新闻 人体的免疫力越强,就能百病不侵吗? 恐怕很多人对此有所误解。其实,免疫力并非越强越...
原创 胆... 你是否知道,全球每3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胆固醇血症?在中国,这一比例正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其中近80...
博士茶馆哲宁老师 互联网+AI... 一、背景与趋势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的崛起以及新媒体行业的变革,传统的内容...
原创 医... 有些死亡是突然发生的,这是意外,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出现很多人被意外夺去生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
癫痫微创手术是怎么回事? 顽固性癫痫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癫痫灶在颅内。许多患者害怕开颅手术。不少私立医院掌握了患者的这个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