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在准备演讲或报告时,因紧张而双手冒汗,心跳加速?这种社交场合中的不安感,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共同体验,通常被归为传统的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交焦虑症逐渐衍生出更多样的表现形式,如“容貌焦虑”、“流量焦虑”和“社群焦虑”,这些焦虑类型常常给人带来巨大的困扰,严重者甚至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来干预。
在疫情期间,口罩遮住了大部分面部特征,这让很多人对自己的外貌不再那么在意。然而,随着疫情的逐渐结束,大家纷纷摘下口罩后,容貌焦虑的问题开始浮现。许多人发现,自己在镜子中看到的面容与社交媒体上那些精修过的照片相差甚远,由此产生了不自信的情绪。
台北慈济医院身心科医师李嘉富表示,曾经接诊过一名经过10多次整形手术的患者,尽管她为改变外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依旧无法满足自己对于完美容貌的期望。李嘉富指出,现代的容貌焦虑部分源于社交媒体的影响,许多图片通过美颜滤镜和修图软件进行加工,造成了虚假的美貌标准。当人们与这些标准对比时,往往会产生自卑感,进一步加重焦虑,影响睡眠质量和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容貌焦虑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甚至导致睡眠障碍或抑郁情绪,李嘉富建议及时寻求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的帮助。在治疗方面,除了药物干预,心理疏导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对自我独特性的认同和自信心。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个人生活与社交媒体紧密相连,分享自己的一切。然而,网络匿名性也使得负面评论和攻击性言论肆意蔓延,很多用户因此深受其害。特别是年轻一代,由于社交媒体的反馈机制,他们会高度关注他人对自己分享内容的评价,一旦遇到不友好的评论,便容易陷入情绪的低谷。
李嘉富指出,很多年轻人过度依赖社交媒体的反馈,尤其是在高敏感和完美主义者身上,社交平台上的负面言论常常成为他们焦虑的源泉。他举例说,曾有一名学生因在学校遭遇霸凌,社交平台上的恶评让他不断回忆起过去的痛苦经历,导致他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甚至整天不愿出门。
在这种情况下,李嘉富通过正念疗法,帮助患者逐渐理清内心的焦虑,学会与外界的负面声音保持距离,回到自我认同的基础。他强调,只有具备内在的安全感,才不会轻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左右。
如今,随着社交媒体的多元化发展,许多人从小就开始在平台上经营个人品牌,从而建立起自我价值和认同。尤其是在TikTok、Instagram等平台,流量和粉丝数量往往成为衡量一个人社交地位的标准。当看到他人的账号获得更多流量时,部分人便会感到焦虑,甚至为了增加流量而无休止地发布内容、拍摄视频,结果导致了精力透支和焦虑加剧。
李嘉富表示,曾经有一名学生因为过于关注自己社交媒体的互动数据,导致课业成绩受到严重影响,家长为此将其带来求助。李嘉富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他调整生活节奏,规划媒体使用时间,减少对数字流量的依赖。他还帮助该学生学会接受流量的波动,并学会将注意力从数字回归到自我价值的建设上。
李嘉富认为,“容貌焦虑”、“社群焦虑”和“流量焦虑”这三种现代社交焦虑,与传统的社交恐惧症有本质的不同。传统的社交恐惧症通常通过反复练习和情境暴露来克服,而现代的焦虑则更多地需要借助正念疗法来调节。
他提到,利用生理反馈设备测试个案的情绪状态时,发现专注呼吸和静心冥想可以有效帮助平衡情绪,缓解焦虑。李嘉富建议,如果你正在经历这三大现代焦虑类型,可以尝试从自己的内心着手,通过正念冥想、情绪觉察,逐步疏解焦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药。
通过上述方法,不仅能缓解由容貌、社交媒体或流量引发的焦虑,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增强内在的心理韧性,抵抗外界的压力和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