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和修炼,如何在睡梦中获得“三昧真火”?
创始人
2024-11-16 00:22:58
0

人类日夜操劳,主要靠睡眠来恢复体力和精神,当精神疲乏或工作劳顿时,放下身心,倒头睡去,一觉醒来,如游华池,神恬气畅,身心安逸,顿觉神清气爽,睡中静养功效由此可见一斑。

而内炼者,更因身心相依而睡,睡中心息依然合一,更是功不可没!现代社会,少有闲人,抽出专门时间练功已成奢望,若能充分利用睡眠时间练功则一举两得,本文将道藏密睡功炼法结合个人实践介绍如下。

一、 朦胧中把握活子时

李道纯祖师在《满江红》词写道:“好睡家风,别有个睡梦三味。但睡里心诚,睡中澄意。睡法既能旨趣,便于睡里调神气,这睡功消息睡安禅,少人会!”

将睡功修炼梗概合盘托出。

道家睡功传统炼法为:初做“心息相依”,达到勿忘勿助,绵绵若存的境界,片刻之久,就能睡着。一觉醒来,百骸舒适,精神和煦,妙处难以形容。

等功夫稍进,自然可由睡着进入入定,睡为入定的先导,定从睡中产生。初学者有睡无定,久习有定无睡。初学能睡着就是效验,能自然速睡更妙!这种睡眠三味的境界,迥然不同于常人的昏睡情形,是初学入手的捷径,为进入真定境界的前导!

睡功得法,必会于睡中发生活子时现象。

二、 从心息相依进入乾坤相交

把握活子时的动力,是心息相依,使身心定住不生一念,使阳气上升,促使心肾相交,进而乾坤相交——这是道家睡功乃至内炼的基本法则。

希夷老祖《蛰龙法》曰:“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曰蛰龙,我却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高卧,世无知音。”——“心息相依”实为睡功和内炼的入手法则!

睡功得效,次早舌润而甘;不安适,次早则舌燥而苦。这是心肾交与不交的区别,交时恋恋不舍,遍体微汗,舌本生甘,津液满口。

道家睡功的理论依据是:睡中身心不动,如入禅定,禅定中,身心地真阳入我体躯,如甘露遍空,醍醐灌顶,周身酥软美快,和畅如春,酣融如醉,身心柔软。

《易》所谓“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中其中,而畅于四肢”,正是这种情景的生动写照。

道家炼法简而约,但对初学者有空泛之弊。密宗则言之颇详,可与之相互补充,人微言轻入门方法,其法如下。

三、 睡姿和观想

右侧体卧,一手置脑前或脑后,一手则顺势向下,以自然安适为度。口要合,免口水外流。舌抵上腭,出气短,入息长。身体弯如虾,可守护精神。这种睡姿反复练习,慢慢养成习惯。

禅者保持警戒,先观想自己,不可沉睡太深,亦不可浅睡。沉睡太深则失戒心,浅睡亦不好,太浅如同失眠,失眠则火旺,损眼且损脑,这种功夫,要久久锻炼,非一日之功。

然后观想自身,经色透明,放射如红宝石之光明,照向整个宇宙,一切幻境全部破除无余;或将心神置于自然之空中,也照向自己,自己如光明之体,行者心神须集中于此,喉轮中的红光时,灵力静止时,便熟睡无梦;若灵力于喉轮中动荡,则产生梦境,故用喉轮放红光守护。

早晨醒来,作宝瓶气呼吸二十一次:先吐浊气三口,徐徐自鼻吸入新鲜空气,气封于脐下丹田,闭息住久愈好,然后喷出。然后集中心神于两眉之间的白色明点,大小如豆,光亮而不刺眼。再于海底轮(会阴穴)处观想墨点明亮,则对所有梦境便能明悉,进而加以控制,进入即光亮又无梦的睡境。

睡眠时,观想喉轮红色明点,将看到此红色明点变成极乐的世界,便能进入怡养身心的美好的梦境。

密宗认为,人因受环境的刺激,产生喜、怒哀、乐种种梦,千奇百怪,一切情绪会在梦境中发泄出来,但许多梦在醒后便遗忘了。

白天,思想容易自制,夜间,思想任意奔驰,梦境颠倒,无明、爱、憎等不易控制,对生命和修持中的一半病态。

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把白天和夜间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把日间的修持和晚上的修持,连接起来,脱离梦幻颠倒,保持清净光明内境的相继,白天晚上均无妄念烦恼。

达到明悉梦境,转变梦境,为内光明,禅定于梦境之光明,即在梦境中明心见性。

四、 睡功最重守气

睡功最重守气,修持者平时要尽量消除欲望,只要行住坐卧能安适即可,不过分追求个人享受,饮食以素食为佳,不迷肉类。意识无止无体的奔驰,最耗人心神,睡时只求“真水下降”、“所元守一”。

如此一睡即醒,仿佛无睡,但精神则完全恢复。启灵者若练睡功,可用“大温养”的方法,卧着闭息,身子可弓仰互摆,方法一样,灵助自然,效力更大。

睡功实质是内炼的一种方法,内炼的一切基本原则都适用于其中。

初学者不必好高骛远,若一时达不到睡功要求不必勉强。初级阶段,练功根本不能代替休息,反而使人更虚弱和疲劳,开始只求周身放松,自然入眠即可。

白玉蟾祖师仙诗曰:“一味逍遥不管天,日高丈五尚闲眠”。

“白云深处学陈转,一枕清风天地宽”。睡功到此进入大休大息,身心两忘,什么法子也不用,这才是深得睡功三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水果中的黄芪!每天只要吃几颗,...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当80岁的大爷在跳舞机上跟随BigBang节奏灵活摇摆,当同龄的奶奶凭...
原创 明... 时光匆匆,转眼又到了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民间有言:“霜降补一补,来年无病苦。”这是个气温骤降...
打破焦虑躯体症状的恶性循环:5... 在现代社会高压环境下,焦虑情绪引发的躯体化症状正逐渐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健康问题。这些躯体化症状表现多样...
西红柿是糖尿病的凶手?再次提醒...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面临糖尿病的困扰。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长期...
橄榄多酚羟基酪醇:助力健康衰老...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抗氧化能力逐渐下降,细胞容易受到氧化应激的侵袭,炎症也悄悄成为健康的隐患。这些看...
原创 让... 感情里,是不是给的越多,得到的越多? 答案是否定的,有时候,你觉得付出了很多,可是在对方看来,你做得...
大麦芽泡水,真的是减肥“神器”... 家人们,我最近在减肥这条“坎坷大道”上疯狂试探,啥方法都想试试。这不,网上铺天盖地都在说大麦芽泡水能...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十条”如何守... 央视网消息:教育部近日发布通知,提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心理素质...
原创 中... 刘大哥今年42岁,去年的体检中提示胆囊有点问题,体检科的工作人员建议他进一步去专科完善检查。但刘大哥...
风寒感冒vs风热感冒:别再乱吃... 提到感冒,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吃点感冒药就好”,可往往药吃了不少,症状却没缓解——其实问题出在“没分清...
你和孩子较什么劲,他脑子都没长... 很多专家说:孩子到了3岁,就要开始立规矩。 不要让孩子爬到你的头上来,不然以后再管教就很难了。 ...
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纪录电影《... 健康北京2025-10-24 18:29:27 10 月24 日 儿童青少年 心理健康题材纪录电影...
低价预防艾滋病药物有望帮助全球... 每年注射两次就能有效预防艾滋病,这听起来是不是像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但它已经成为现实。近日,一项研究提...
心理困境何解?陕西探索给出协同... “您好,这里是西安市心理援助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深夜,一通电话接入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西安市...
霜降时节如何科学进补?专家:“... 今日霜降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随着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 民间素有“贴秋膘”以备过冬的民俗 如...
晨勃消失,就是身体不行了?关于... “早上没看到晨勃,一整天都心神不宁,是不是自己身体不行了?”,不少男性把晨勃当成 “健康晴雨表”,一...
北京顺义什么样的人需要接受胃肠...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及饮食结构变化,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持续攀升。肠胃镜检查作为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金标...
春季帕金森健康饮食新选择:小西... 春季万物复苏,人体新陈代谢加速,饮食调整需顺应时节特点。小西红柿(圣女果)作为当季高营养密度果蔬,凭...
甲状腺癌都很“温和”……是真是... 甲状腺癌都很“温和”……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甲状腺癌在民间有“懒癌”“最幸运的癌”之称。这个说...
苹果立大功?医生再三强调:高血... 苹果,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口感的可口,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无论是作为零食,还是做为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