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大了要戒酒吗?医生:60岁后,喝酒牢记“4不喝”,对身体好
创始人
2024-11-16 00:03:06
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老孙今年62岁了,年轻时喜欢喝点小酒,退休后更是每天晚饭都要来上一杯。

老伴儿张阿姨看在眼里,总是劝他少喝点:“年纪大了,喝那么多干嘛呢?”但老孙每次都笑着说:“我身体硬朗,喝点不碍事。”

有一天老孙和几个老朋友聚餐,大家喝得尽兴,酒杯碰来碰去,一高兴他喝多了,回家时晕晕乎乎,差点摔一跤。第二天早上起来,老孙感觉头痛、胃不舒服,还觉得胸口发闷,去了趟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他,年纪大了,身体已经不像年轻时那样能耐受酒精了,过量饮酒会给肝脏、胃和心脏带来很大负担。

医生还特别提醒他,有几种酒不能再碰了,可老孙喝了这么多年酒,一下子戒掉真的能行吗?

一、老年人饮酒风险高在哪?

老年人喝酒看似是个小事,饭桌上一瓶啤酒、一杯小酒,舒坦开心。

但其实随着年龄增长,酒精对身体的影响逐渐加重,尤其到了60岁以后,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开始走下坡路,这时候再用“酒”来助兴,风险就越来越大了。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肝脏,肝脏是人体主要的解毒器官,而酒精的代谢几乎完全依赖肝脏。年轻时偶尔喝点酒,肝脏还能撑得住,但年纪大了,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能力逐渐减弱,喝酒很容易给肝脏带来不可逆的损伤。

到时候,表面上可能看不出什么大问题,但其实肝脏早已在默默承受着负担。

除了肝脏,心脑血管的压力也不容小觑,酒精会扩张血管,短时间内可能让人感到血液流通得更顺畅,但这只是暂时的假象。

酒精代谢后,血压反而容易快速上升,这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个大威胁。长期这样下去,发生心梗脑卒中的风险大大增加,轻则伤身,重则威胁生命。

年轻时喝点酒,可能觉得头晕是“微醺”,但老年人神经系统本就开始退化,长期饮酒会让大脑的反应越来越迟钝,出现记忆力减退,甚至加速老年痴呆的发生。

而对胃部的刺激更是不可忽视,年长者的胃黏膜已经比较脆弱,酒精进入胃部后会直接刺激黏膜,导致分泌出更多胃酸,出现胃灼热、胃痛等症状。

有人可能会想,自己几十年喝酒也没出什么事,现在岁数大了,没必要这么小心。然而,年轻时身体代谢旺盛,酒精对器官的损伤不会立刻显现,但年纪大了,器官承受力下降,早年积累的隐患就会逐渐显露出来。尤其60岁以后,很多问题都可能是“积累爆发”。

二、为何老年人戒酒不易?

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戒酒真的没那么简单。喝了几十年的习惯,甚至比吃饭还重要,这时候,酒精不仅仅是调节情绪的工具,还成了生活里的一种心理依赖。

年轻时工作应酬、朋友聚会,酒桌上培养出来的“感情”已经扎根多年。一些老人觉得戒酒意味着减少聚会,甚至疏远朋友,对他们来说,酒不仅是酒,更是一种联结。

一起喝酒聊天、说说老年生活的酸甜苦辣,这种陪伴感让他们觉得自己依然是社交的一部分。所以说,让他们戒酒,表面上是让他们健康,但在他们看来,这也许是让他们孤独。

另外,不少人会觉得,“我喝了几十年,也没看出什么问题”。这时候身体出现的小毛病,他们往往会忽视,觉得和喝酒没关系,更多归结于“上了年纪”。

甚至一些老人相信“以酒养身”的说法,觉得每天喝点酒能活血化瘀、促进消化,把喝酒当成健康“法宝”,这种自我暗示让他们更难戒掉。

除了心理层面的依赖,长期喝酒会让人体对酒精产生依赖,戒酒时可能会出现焦虑、失眠、心情低落等不适感,尤其对老年人来说,这种不适会被放大。

戒酒之所以难,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缺少合适的替代方式。年轻人可以用运动、旅行、兴趣爱好代替,但对年纪大的老人来说,体力和精力受限,出门活动、找兴趣爱好不太现实。

家庭环境也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老人和家人住在一起,家人可能不希望他们继续喝酒,但往往碍于情面,或怕伤了和气,不会强制干预。加上孩子工作忙,无法经常陪伴,老人孤单时很难找到替代,生活单调,便更依赖酒精。

可以说,戒酒不仅仅是戒掉酒精,而是戒掉一种生活习惯,一种情感依赖。

三、60岁后牢记“4不喝”原则

到了60岁,不少人生活逐渐闲适,和老朋友小聚、喝杯小酒成了日常消遣。其实,适当的社交和放松对健康确实有好处,但医生们总是特别提醒:过了60岁,喝酒还得注意讲究点。

为了健康,这个年龄段的饮酒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随性。要是不想戒酒也行,但医生们普遍推荐一个“4不喝”原则,让我们既能享受小酌的乐趣,又能尽量减少健康风险。

第一个“不喝”是高度酒,很多人都觉得高度酒更过瘾,尤其是白酒,入口有劲,喝完才觉得有种酣畅的满足感。但高度酒里的酒精浓度也更高,进入身体后,肝脏得加倍努力去分解这些酒精,对它来说,真是个沉重的负担。

肝脏一直在日复一日地帮我们处理这些毒素,一旦积累过多,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风险都会升高。

第二个“不喝”是空腹酒,很多人喝酒就是图个轻松自在,有时候饭前先干一杯开胃,觉得这样喝更尽兴。

其实,喝进去的酒精直接接触胃黏膜,就像一剂刺激性的药水一样,会引发胃酸分泌,长期如此容易让胃黏膜损伤,时间久了甚至可能导致胃溃疡胃出血

第三个“不喝”是冰酒,尤其到了夏天,冰啤酒大受欢迎,一口下肚冰爽得很。但酒精遇上冰冷温度,更容易伤害胃黏膜,而且寒冷的刺激加上酒精的刺激,老年人的胃可能扛不住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折腾。

医生建议,60岁之后,还是喝常温的酒更安全,尤其是那些容易有胃病的老年人,更应该避开冰酒。

第四个“不喝”是“大酒”。这个“大酒”不是指酒的度数,而是指“量”。喝酒本来就是个很容易上瘾的事儿,有时候聚会,兴头一上来不知不觉就多喝了。

其实,只要酒精一进身体,肝脏和心血管就开始承受压力,喝多了不仅伤肝,还会让血压飙升,加剧心脏负担。

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戒酒不容易,毕竟喝了一辈子,生活里少了酒,确实少了几分趣味。医生也并非一刀切地让大家完全戒酒,而是提醒要适量。

四、如何逐步减少酒精摄入

戒酒这事对老年人来说真不是一蹴而就的,戒得太突然,生活里仿佛少了点乐趣。所以,逐步减少酒精摄入是个好方法,不仅让老人更容易适应,还能有效降低酒精对身体的长期伤害。

第一步就是找到替代品。如果把这杯酒换成其他饮品,既能保留这种“生活仪式感”,又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比如,把啤酒换成无酒精啤酒,口感接近啤酒,又不用担心酒精的影响;或选择果汁、酸奶等更健康的饮品。

身边人的鼓励和陪伴也非常重要。很多老人喝酒,其实是一种情感寄托。家人如果能多陪伴,让老人感到温暖,他们会觉得不再那么依赖酒精。家人可以尝试在晚餐时间多和老人聊聊天,或者邀请他们看喜欢的节目、去公园散步,用健康的互动方式来代替喝酒。

制定适量的“饮酒计划”也是一种实用方法,直接戒酒可能难以坚持,不如先从量上减少。比如,一周中约定只喝两三次,每次的量也比之前少。可以给自己定个“小目标”,逐步从每天一杯减少到两天一杯,再到一周一杯。

对于长期饮酒的老人,培养其他兴趣爱好能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老年人一旦生活中有了其他有趣的事,就不再那么依赖喝酒来打发时间。比如,尝试一下种花养草、下棋打牌、绘画书法、听广播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替代方式。爱好一旦培养起来,自然会发现,不喝酒的生活也可以丰富多彩,反而会让自己更健康。

想逐步戒酒,还可以尝试“慢饮”的方法。许多老人喝起酒来会不自觉地一杯接一杯,不知不觉就多了。可以尝试慢慢饮用,或者在两口酒之间加些水分,延缓饮酒的节奏。

健康优先,减少酒精摄入,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对家人负责。在晚年生活中逐步减少酒精的摄入,让身体有更多的休息和恢复的机会,长此以往,老人会发现,少喝甚至不喝,生活依然可以充实和幸福。

结语

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酒杯里的隐患并不只是“小酌怡情”那么简单,而是随着年纪增长带来的健康风险。酒精对肝脏、心血管、神经系统的影响逐渐显现,不仅加重了老年人的身体负担,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疾病。

戒酒不易,特别是当饮酒成为习惯甚至依赖时,更加困难。但正因如此,减少酒精摄入、逐步戒掉酒,才是对晚年身体的最好保护。

医生提出的四不喝原则是一个适宜的折中方案,帮助老人享受生活的同时,减轻酒精的危害。此外,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增加陪伴,老人也可以找到新的生活乐趣,让生活不再仅仅依赖酒精来消遣。健康优先,戒酒虽然不易,但只要逐步调整,掌握方法,老年人也能在没有酒精的生活中找到健康与快乐,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参考信息:

年龄大了要戒酒吗?医生:60岁后,喝酒牢记“5不喝”,对身体好

2024-08-05 科普熊

年龄大了就要戒酒?建议:60岁以后,牢记“2喝5不喝”,好处多

2022-03-25 有妙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血压高,不能吃大蒜?医生建议:... 对于许多人来说,高血压是一种长期与身体抗衡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年纪大了一些的高血压患者,生活中...
男性注意!疲劳、性欲降还长 “... 不少男性总觉得疲劳乏力、性欲悄悄下降,肚子也慢慢鼓成 “中年腹”,大多会归咎于 “压力大”“没休息好...
原创 年... 上周陪老爸体检,医生看着报告单直夸:"老爷子这指标,比很多年轻人都漂亮!"秘密就在我家冰箱里——那些...
宝宝吃油指南:选对、吃对,助力... 油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脂肪,脂肪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 脂肪可以储存贮存和提供能量,可以维持体...
什么原因让你时间越来越短? 在夫妻生活过程中,坚持的时间非常短,如果已经有这种迹象产生,应该了解具体的原因。那么,男性在夫妻生活...
亚历山大55+8+5 雷霆双加...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10月24日NBA常规赛,客场作战的雷霆以141-135双加时击败步行者。亚...
马长春主任:远离癌症的饮食口诀... 马长春主任:癌症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想要从源头降低患病风险,无需复杂的调理方案,牢记 “两吃三...
“二次进攻”的秘诀:如何科学缩... 不少男性在第一次性生活后,会遇到 “想再来一次却力不从心” 的情况 —— 这其实是身体进入了 “不应...
线上医保买药何时实现与线下“同... 秋冬换季易患感冒,见家里药箱空空,北京市民张焕赶紧在一家外卖平台上,用个人医保账户“下单”了两种常用...
【妇产科普】霜降节气,营养师和... 当北风掠过枝头染黄银杏,当清晨的草地凝结白霜,伴着冷冽寒风,街头的糖炒栗子摊又飘起阵阵甜香,钻进鼻腔...
输卵管堵塞是不是就不能怀了?与... 引起输卵管堵塞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常见的原因是感染,造成感染的途径有很多,其中就包括:血液循环、生殖道...
印媒:印度国防部批准价值790...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闫珮云】据《今日印度》等印媒报道,印度国防部当地时间23日批准了价值7900亿卢...
公海命案,中国海警跨国追凶 9月20日凌晨,犯罪嫌疑人刘某波在马来西亚被押解回国。9个月前,他曾在太平洋公海制造命案、在马六甲海...
原创 全... 全红婵自从5月参加完比赛后,因脚踝伤势复发,决定退出后续的比赛。医生建议她必须休养一段时间,否则可能...
“贴秋膘”还能越贴越瘦?方法来... 随着霜降的到来,天气越来越凉,您是否也开始“贴秋膘”了? 在不少人印象里,“贴秋膘”难免会导致体重上...
这几个治脱发的“偏方”,可能越... “用生姜擦头皮能生发”、“何首乌泡水喝治脱发”、“多吃黑芝麻头发会变黑”…… 面对脱发,很多人病急乱...
告别“玻璃心”,助力青少年健康... “别人批评一句就掉眼泪” “朋友没回复消息就胡思乱想” “遇到挫败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这些现象在...
HPV 感染与皮肤癌有关吗?特... 提到 HPV 感染,多数人会首先联想到宫颈癌、肛门癌等黏膜相关癌症,却很少将其与皮肤癌联系起来。实际...
秋天总觉得 “干”?别只喝梨汤... 近日“断崖式降温”来得猝不及防 多地气温一夜跌回 “初冬模式” 可比起冷,更让人难受的是降温后的 “...
冰岛首次发现蚊子,蚊虫皮肤病,... 一直以来,冰岛都被誉为"无蚊之国",成为许多厌恶蚊虫叮咬的旅行者心中的天堂。然而,这一称号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