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否想过,为何当下越来越多的男性情愿单身,也对结婚避而远之呢?
不知你们留意到没有,如今不管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小城小镇,单身男性随处可见。其中不乏条件优越者,工作体面,有房有车,在外人眼中,他们早就该成家立业,甚至孩子都该有几个了。可他们就是不结婚,连恋爱都懒得谈。起初,我也对此深感困惑。但当知晓背后真正缘由时,我竟哑口无言,甚至心生酸楚。
小朱,32岁,在一家大公司担任程序员,收入尚可,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养活自己是绰绰有余。按理说,这样的条件找个对象结婚生子,本应易如反掌。可小朱偏偏是个“不婚主义者”。
每次家人朋友催婚,小朱总是一笑了之,回应道:“我现在这样挺好的,干嘛要结婚呢?”这话一出口,立刻引来诸多质疑:“你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还是眼光太高,找不到合适的?”小朱总是摇头,说都不是,他认为结婚并非人生的必由之路。
小朱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这得从他的生活状态说起。小朱是个典型的自由主义者,他钟情于旅行、摄影,热衷于一切能带来新鲜感和刺激感的事物。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没有繁琐的家务,更没有婆媳矛盾、育儿压力这些烦心事。
结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为另一个人负责,要为她的喜怒哀乐负责,甚至要为她的家庭、她的父母操心。小朱说:“我现在一个人,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多自由啊!要是结婚了,可就由不得自己了。”
在小朱看来,婚姻宛如一座牢笼,会禁锢他的自由和梦想。他不想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而舍弃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宁愿独自生活,也不愿为了结婚而结婚。
当然,小朱也并非是个毫无责任感的人。他表示:“我知道,作为成年人,我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我并不觉得这种责任只能通过结婚来体现。”
小朱有个习惯,每年都会去山区支教一段时间。在那里,他目睹了许多贫困儿童,看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眼神。每当这时,小朱都觉得自己所做的这一切,比结婚更有意义。
一个人的价值,不应仅仅局限于婚姻和家庭。小朱说:“我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去帮助更多的人,去改变一些事情。这才是我真正渴望的。”
当然,小朱也并非完全抗拒婚姻。他说:“如果我真的遇到让我心动的人,如果我真的觉得和她在一起能让我变得更好,那我可能会考虑结婚。”
但在小朱眼中,婚姻不应是爱情的坟墓,而应是爱情的升华。他期望的是,两人在一起既能相互扶持,又能保持各自的独立和自由。而不是一结婚就成天围着家庭转,从而失去自我和梦想的生活。
说到这儿,或许有人会觉得小朱有些自私。但我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我们应当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婚姻,对有些人而言,是人生的重要部分;但对另一些人来说,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就像小朱所说,人生有诸多可能,不一定非要按照他人的期待去生活。
所以,咱们别再一个劲儿地催婚了,对那些选择不婚的人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吧。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都有自己的幸福要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