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裤不只伤皮肤,你更需要警惕……
创始人
2024-11-06 09:23:21
0

随着气温骤降,鲨鱼裤的话题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各电商平台,打着“XX同款”“隐形收腹”“强压瘦身”“长腿不靠P”等广告词的鲨鱼裤正在热销。 而#鲨鱼裤成了年轻人新秋裤# #医生提醒别把鲨鱼裤当秋裤穿# #长期穿鲨鱼裤易增加真菌感染风险#等相关话题陆续升温。

图源:央视财经

有些人感慨鲨鱼裤“可外穿抗风,也可内搭保暖”“终于有了既保暖又时尚的秋裤替代品”。 而皮肤科医生则提醒,鲨鱼裤将皮肤紧紧包裹,长时间穿可能导致皮肤无法正常新陈代谢,也会影响血液循环,且更容易增加体癣、毛囊炎等皮肤病风险。

01 鲨鱼裤还有更多潜在健康风险

"鲨鱼裤"通常采用合成纤维制成,质地看起来会像鲨鱼皮一样略带光泽感,为了更好地展现腿部曲线,不但需要高强弹性,内里还要加绒,以达到又修身又保暖的效果,所以才被称为"鲨鱼裤"。

去年冬天,就有过年轻女孩长期穿鲨鱼裤得了“怪病”的新闻报道。为了达到瘦腿效果,浙江姑娘小付特意买小一号鲨鱼裤穿,后来得了“怪病”——一吃完饭就腹痛,其他时间又一切正常。为此,她还专门检查了肠胃,结果都没问题。后来,她的腿上又出现一些红色丘疹,经医生诊断,所患的是毛囊性丘疹,这和她长时间穿着过紧的鲨鱼裤有关。

医生解释,像小付那样饭后一到两小时内会腹痛,并且反反复复发作,跟长时间穿紧身裤有关,这在十几年前流行穿紧身牛仔裤时比较常见,所以也被称为 牛仔裤综合征在听了医生的建议后,小付停止了穿鲨鱼裤,果然,饭后腹痛的情况就消失了。

另外,冬季皮肤干燥,长期穿鲨鱼裤也容易因为摩擦发生毛囊性丘疹。过紧的鲨鱼裤会压迫下肢,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如果保暖不当还会引起寒冷性脂膜炎(即大腿外侧出现青紫性肿块,肿块发硬且痛感强)。

有皮肤科医生提醒,下肢受到紧紧的束缚,容易导致一些跟血液循环相关的皮肤病产生。比如 紫癜类的血管炎,包括淤积性皮炎等;而皮肤容易因为包裹太紧不透气造成细菌、真菌感染, 引起瘙痒,也容易甚至是体癣、股癣、毛囊炎等问题。

“牛仔裤综合征”可不只限于消化和皮肤问题, 由于下身长期紧裹,加上牛仔裤面料不透气,还可能会引起男性的精子数量下降、女性的妇科炎症等。

02 中老年人也需警惕

不要以为,偏爱鲨鱼裤、紧身牛仔裤的往往是年轻女生,其他人不必担心“紧身裤综合征”发生在不追时髦的自己身上。

其实,“紧身裤综合征”还有一个学术名,叫做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也叫感觉异常性股痛。这种疾病的主要表现是 大腿前方、外侧的麻木、疼痛,还有人描述会有一种烧灼感和酸胀感。

之所以被戏称为“紧身裤综合征”,是因为它的发生与着装有着高度相关性:一百多年前,当时欧洲的贵族名媛、绅士们流行束腰服饰,这种病症逐渐增多,并开始被重视,后随着流行转变,它的发病率也很快降低;现代社会中,不少人喜欢穿戴紧身服饰,裤兜里装有钥匙、手机等硬物,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又有升高趋势。 这提醒了我们一点:其实不少中老年人因为身体发福,裤子不合身了也不自觉,加上活动量减少,更容易长时间久坐,更需注意警惕“紧身裤综合征”。

03 冬季穿衣不宜过紧

冬天里,除了裤子不宜太紧之外,领口、袖口和袜口也不宜过紧。因为冬天周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较差。 穿高领毛衣、围巾勒太紧可能会引发“衣领综合征";而袖口过紧则会影响周围静脉回流,导致远端肢体肿胀、发紫;如果裤腿、袜口过紧,可以导致下肢肿胀、发麻发凉,甚至引发静脉血栓、肺梗塞等风险。

所以,尤其是以下单品,在冬天选择时要留多一份心。

1、高领毛衣

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的交界处有一个膨大部分,这就是颈动脉窦。颈动脉窦内有特殊的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明显感受到外界的压力,它是一个敏感的人体感受器,可以调控我们的血压和心率。

如果我们的 衣领太高、太紧、太硬,或围巾、领带等紧束过度,都可能引发“衣领综合症”。 除了衣领过高或领带过紧之外,颈部突然转动或仰视、起立和其他迅速的体位变动、情绪激动等都可能会诱发颈动脉窦综合征。

2、防寒内衣

在寒冷的冬季,保暖内衣备受中老年人的厚爱。不过,值得提醒的是, 不少保暖内衣采用复合夹层材料制作而成,虽能起到较好的保暖效果,但透气性差。出汗后,汗液中的尿素、盐类等不容易挥发,容易引起皮肤瘙痒,造成接触性皮炎、湿疹等。

所以 老年人选择纯棉内衣较好,如果一定要穿保暖内衣也别贴身穿,可以在里面套一件纯棉内衣打底。

3、瘦腿袜

冬天不想穿秋裤,用它来打底?虽然瘦腿袜和静脉曲张袜是同一种原理,但如果长期穿着,会导致下肢血管长期受到挤压,血管功能衰退,出现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炎、脉管炎甚至老烂腿等多种下肢周围血管疾病。

由于瘦腿袜里往往含有氨纶,并不是很透气,有可能造成皮肤过敏,尤其是 易过敏的人士,建议最好不要常穿塑形丝袜。

来源 || 人民网科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手抖的误区,可不要踩进去,1分... 手抖的误区,可不要踩进去,1分钟教你避坑,大家好,我是河北省三甲公立医院的医生王彩娟,很多人一出现手...
手掌上这块肉,提示你身体好不好... 中医有很多诊法,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脉诊,然而脉诊常常被神化,甚至会被一些江湖术士所利用,干着一些骗人...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迎新突破:首款... 阿尔茨海默病,这个令无数家庭痛苦的“记忆杀手”,终于迎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2025年8月25日,...
“生完孩子就不痛经了”,这个说... “生完孩子就不痛经了”,这个说法在社交平台上屡屡出现,不少人将“生育”视为缓解痛经的“天然良方”,甚...
入秋后减肥:建议多吃5种食物,... 入秋后想要减肥,需要调整饮食内容,才能控制热量摄入,还能让身体更加高效运转,不知不觉瘦下来。 学会多...
得了宫颈癌前病变莫惊慌 规范诊... “医生,您快帮我看看!我是不是得了宫颈癌?癌前病变不就是癌吗?难道要切子宫?”门诊里,常常能见到满脸...
微普法丨全年完成36次美容可享... 以为天降“馅饼” 临门一脚却遭“闭门羹” 商家“神操作”如何破? 差5次就能退款 美容中心却称“约满...
一个让你「易胖难瘦」的原因,很... 今年“国家喊你来减肥”的话题火遍全网,不少朋友都加入了减肥的队伍。 有朋友说:为了减肥,每天早起跑步...
特朗普表示希望尽快访华,外交部... 8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 法新社记者提问,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表示,他希望今年年...
透析患者的隐形敌人:营养不良的... 透析患者的隐形敌人:营养不良的真相与对策 你是不是也听说过,透析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但你知道吗,很...
此“牛”非彼牛,为何股民感叹牛... 极目新闻记者 吕少峰 26日,沪指逼近3900点,创业板指涨3%,全市全天成交额3.18万亿,较上个...
调查发现:最伤害胰腺的行为,不...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66岁男子查出糖尿病,每天吃蒸...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医生发现:经常吃香蕉的人,不出...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博士茶馆“本草元宇宙”杨苓总裁...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与健康养生热潮交织的时代,博士茶馆“本草元宇宙”以其独特的品牌理念和创新的营销模式脱...
原创 吃... 我跟你说啊,我最近发现个特有意思的事儿 —— 之前总听人说 “不吃早餐能省热量”,结果我试了半个月,...
原创 “... 导语:“补药一堆,不如秋菜一把”,立秋后,这3种秋季“冠军菜”要多吃,润燥又营养! 立秋后,经过二十...
原创 美... 备受瞩目的美网超级混双比赛已经正式拉开帷幕。今年,组委会推出了全新的混双赛事,引入了令人惊叹的100...
普瑞眼科20周年丨武汉普瑞眼科... 想通过近视手术摘镜的朋友在做完术前检查如符合手术指标,医生会给开一些术前和术后用的眼药水,你知道这些...
多囊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南昌贡方... 总有女性朋友反复来问——“我这月经怎么老是不准啊?”、“脸上痘痘老不好”、“备孕好久没动静”… 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