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太重易肥胖,专家支招吃走湿气》
湿气过重往往会导致肥胖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诸多隐患。专家指出,通过合理的饮食可以有效地吃走湿气。
在饮食方面,可多食用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功效的食物。比如薏米,它性凉味甘,能健脾渗湿,对减轻湿气有显著效果,可将其煮成粥或加入菜肴中。红豆也是不错的选择,具有清热解毒、健脾益胃的作用,与薏米搭配食用,祛湿效果更佳。此外,冬瓜性微寒,能清热利水,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还有山药,不仅能健脾养胃,还能滋肾益精,对于改善湿气重导致的肥胖有一定帮助。
总之,通过合理搭配这些具有祛湿功效的食物,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轻松吃走湿气,摆脱湿气重带来的肥胖困扰,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轻盈的体态。
很多人到了秋冬季,总会感觉嗓子发甜发痒,整个人感觉不清爽,懒得身体发沉。可是并没有感冒发烧或是感染的病症。这在中医里面,就是失血的表现,中医会告诉你湿气太重,那么湿气太重会给身体带来怎样的危害?如何赶走湿气呢?
1、肥胖+浮肿
湿气入皮下,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脂肪燃烧效率,从而导致肥胖。过多的湿气滞留在体内,加重脾运化水湿的负担,就像马车超载一样,有时甚至会影响肾的利尿功能,严重的可继发全身浮肿。
2、体内湿气大=油性大火气不畅易长痘
人一般长痘痘的原因有二:一是体外因素;二是体内环境因素,体外因素一般对痘痘只是起到了秀发的作用,而体内环境才是长痘痘的决定因素。
从中医角度看,长痘痘是因为身体油性变大,油的粘性抑制了火气的排泄,从而导致体内热气堆积,从而诱发痘痘。而油性大,则是我们所说的“湿气重”。
3、伤害关节
湿气进入关节,与“寒”相遇,会形成寒湿,是引发炎症,导致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
4、影响排泄
湿气过重,会造成“湿气黏肠”,大便次数增多,且有拉不干净的感觉。中医说,“湿气如裹”,湿气重会影响细胞间的通透性,就像一床湿棉被盖在人的身上一样,会让你常常有头沉、无精打采的感觉。
中医专家支招“吃”走体内湿气
俗话说,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食养、食补、食疗的观念都非常科学。现代人因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所以在养生上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养脾胃,非红豆、薏米和燕麦莫属。熬成粥,可以让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也不给脾胃造成任何负担。
做法:首先,将红豆、薏米、燕麦、荞麦和赤小豆洗净后,放入锅中用清水浸泡4小时以上;泡好后就幵火煮,先大火煮至水烧开,然后转小火煮。在煮好前20分钟放入冰糖继续熬煮至冰糖融化即可关火。
注意:不用泡豆子,洗干净放高压锅里,上汽后煮20分钟就好了,汤当水喝,谷物当主食配菜吃。这分量是一个人一天能吃完的量。
2种蔬菜也能去湿气
1、黄花菜
黄花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有清热、利湿、利尿、健胃消食、明目、安神、止血、通乳、消肿等功能。
2、大头菜
大头菜,又称芜菁、芥辣、芥菜疙瘩,是芥菜的一个变种,为根用芥菜。它质地紧密,水份少,纤维多,有强烈的芥辣味并稍带苦味。
芥菜类蔬菜有清热解毒、抗菌消肿的作用,能抗感染和预防疾病的发生,抑制细菌毒素的毒性,促进伤口愈合。
中医认为,大头菜性平,味苦、辛、甘,入胃、肝、肾经,能利尿除湿,促进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具有开胃下气、祛湿解毒的作用。适于治疗食积不化、消渴、热毒风肿等病症。大头菜风味佳,可以代粮,也可做菜用,或盐渍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