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全身都瘦下来了,却只有肚子一点不变,原因究竟为何?48岁的赵阿姨花了两个月时间,成功瘦身15斤,锁骨显现了,四肢纤细了,但是圆鼓鼓的肚子却没有变化。去医院检查后,她发现盆腹腔里竟然藏着一个近30cm的巨大肿块。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肿瘤科武欣主任经过检查和评估,认为这枚巨大肿块的子宫来源可能性较大,但是还需通过手术切除后进行病理检查。然而,肿块血供丰富,手术出血风险极高。凭借严密的手术方案,丰富的手术经验和精湛技术,团队顺利完成手术,完整取出了超过30cm的巨大肿块,术后病理显示为子宫平滑肌瘤伴囊性变。
如何尽早发现子宫肌瘤?
超过30cm的肌瘤实为罕见,而长期未体检干预会导致肌瘤持续生长。初次见到赵阿姨时,武欣曾询问她有多久没体检。赵阿姨回答,时间久到她已然忘记了上次妇科检查的日子。此外,术中还发现赵阿姨骨盆漏斗韧带为肌瘤提供了丰富的血流滋养。
子宫肌瘤的症状往往与肌瘤生长的部位、大小、数目及有无变性相关,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直到体检才发现。
常见症状包括:月经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多见于体积较大的肌壁间肌瘤及黏膜下肌瘤;腹部包块,当肌瘤逐渐增大,可在下腹部摸到包块;腹痛,肌瘤一般不会引起腹痛,但可有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的感觉;压迫症状,因肌瘤位置不同而变化,例如子宫前壁下段肌瘤可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子宫颈肌瘤可引起排尿困难,子宫后壁肌瘤压迫肠道可引起便秘;不孕,1-2%的不孕是由子宫肌瘤引起的,其中黏膜下肌瘤最常见,且孕期受激素影响,肌瘤会迅速增大甚至变性,可能影响后续妊娠,因此有肌瘤的女性可在孕前进行咨询。
如何防治子宫肌瘤?
看到检查提示“肌瘤变性”无需特别紧张。当肌瘤失去原有的典型结构,称为肌瘤变性,常见的变性有:玻璃样变性,又称透明变性,最为常见;囊性变,玻璃样变性继续发展、梗死或显著水肿可发生囊性变;红色变性,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为子宫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坏死;钙化较少见,多见于蒂部细小、血供不足的浆膜下肌瘤以及绝经后女性的肌瘤;肉瘤变,可理解为恶变,但很罕见,绝经后女性肌瘤增大应警惕恶变可能。
子宫肌瘤属于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但对其不闻不问可能导致不良后果。例如经量增多、长期贫血会继发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血管、神经、消化、免疫等多系统的病变风险升高。肌瘤蒂扭转会导致急性腹痛,肌瘤坏死可能继发严重感染。放任肌瘤越长越大,会压迫周围的脏器,导致肠道、肾功能异常,也会增加手术的难度和风险。
那么,子宫肌瘤如何防治?第一是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的作息,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情,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的食物,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
二要定期体检,定期随访。每年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简单的超声检查就可以发现肌瘤,观察肌瘤的生长速度,以便必要时尽早干预治疗。一般小的且无明显症状的肌瘤可随访观察。
三是药物治疗,如激素避孕药可改善月经过多的症状,氨甲环酸也可减少出血;GnRha和米非司酮既可改善月经过多,又有助于缩小肌瘤的大小,患者需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
四是手术治疗,包括子宫肌瘤剥除术和全子宫切除术。选择何种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症状、子宫肌瘤的数目大小类型等综合考量后决定。其它治疗包括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A)、射频消融等,更微创但是不易取得肌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原标题:《暴瘦15斤、唯有肚子不变,真相不是脂肪堆积而是巨大肌瘤》
栏目主编:顾泳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见习记者 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