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河北省公立医院的医生刘利飞。从医快20年了,我发现一到秋天,就有不少帕金森患者跟我反映,感觉病情加重了,手抖更明显,身体也愈发僵硬。这并非巧合,秋季的寒凉与多变,确实会给帕友们的身体带来额外挑战。越是到了换季的时候,大家越要注意做好防护。下面这3件事,帕友一定要牢记,能让大家少遭不少罪。首先,第一要注意走路防滑。 秋雨绵绵,路面湿滑,落叶也增加了滑倒的风险。帕金森患者本身存在平衡障碍和身体僵硬,一旦摔跤,后果可能很严重,极易引发骨折,甚至导致卧床,从而加速整体病情的恶化。所以,出门时务必穿防滑性能好的鞋子,使用手杖等辅助工具,并有家人陪伴,尽量避开积水与落叶堆积的路段。第二是勤活动关节。 中医认为“寒主收引”,天气变冷会导致筋脉收缩,气血流通不畅,从而加重僵直和运动迟缓。因此,帕友秋季更应坚持室内运动。平时可以多做些简单动作,比如伸伸胳膊、抬抬腿、转转手腕和脚踝,目的是把关节充分活动开,促进气血流通。这不仅能增强身体的协调性,缓解僵硬感,还能让行动更稳当,降低跌倒风险。
此为刘利飞主任正在看诊
第三,别擅自断药或加药。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有些患者秋天感觉症状加重,就自行增加药量,这是非常危险的。擅自加量容易诱发严重的副作用,还可能加速药物疗效的减退。帕金森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精细的过程,无论季节如何变化,都必须严格遵循医嘱,规律用药,这是稳住病情的基石。刘利飞主任之前接诊过一位来自邯郸的老患者,赵先生,78岁,患帕金森已10年。 每年天一转凉,他就像换了个人,走路比以前更慢,步子更小,肌肉僵硬的连转身都困难,家人看着非常心疼。他来复诊时焦虑地问主任:“刘医生,是不是我这病到年底就不行了?怎么一年比一年怕冷,一年比一年僵?”我为他仔细诊察后发现,他舌质淡暗,苔白微腻,脉象沉细。这正是典型的 “肝肾不足,寒凝血瘀” 之象。赵先生年高久病,肝肾精气本就亏虚,这是发病的根本。秋季寒气当令,寒邪侵入人体,就像水遇冷结冰一样,会使本就不畅的气血更加凝滞,筋脉得不到温热濡养,所以僵硬、迟缓的症状便会雪上加霜。刘利飞主任对他说:“您这不是病加重了,是身体对天气变化的正常反应。好比一棵老树,春天夏天枝繁叶茂,一到秋天冬天就得收拢起来过冬。我们的治疗,就是既要给树根(肝肾)浇水施肥,又要给它保暖,防止寒气冻伤了枝干(筋脉气血)。”于是,刘主任在他原有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着重加入了温经通络、补益肝肾的中药,并特别叮嘱他每天用温水泡脚,同时配合我教他的那几招关节活动操。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调理, 赵先生复诊时高兴地表示,虽然大环境还是冷,但感觉身体“松快”了一些,早晨起床没那么困难了,走路也感觉踏实了点。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面对季节变化,帕友不必过度焦虑。通过积极的中西医结合调理,谨记防滑、勤动、规律用药这三件事,就能平稳度过“多事之秋”,最大限度地维持好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