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进程不断加深,如何让老年人拥有健康、幸福的晚年,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牙齿脱落、吞咽功能减退等生理机能退化问题,以及消化不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健康困扰,正持续影响着老年群体,影响着他们的生命质量。饮食健康从来不是年轻人的专属,它更是老年人抵御疾病侵袭、维持独立生活能力的核心支撑。因此,探索老年人日常饮食的健康之道,对提升其晚年生活品质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老年人怎么吃更健康?
01
食物多样,粗细搭配
没有一种食物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多样化是基础。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能预防便秘、控制血糖和血脂。
推荐每天摄入不少于12种食物,每周不少于25种。煮饭时用“粗细搭配”法,比如在白米中加入燕麦、糙米、小米、红豆等(比例大致为3:1),使口感柔软易接受。粗粮不易消化,不可过多食用,也不可过多食用细粮,会对血糖的控制非常不利。
02
摄入足量优质蛋白质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容易存在肌肉量不足等问题,导致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变差,容易发生摔倒。蛋白质是肌肉的基石,还能增强老年人免疫力,抵抗各种疾病。
优先选择饮食中的优质蛋白质补充,包括蛋类、鱼类、畜禽肉(猪肉、牛肉、鸡肉、鸭肉)、奶制品(保证每天一杯奶,乳糖不耐受者可喝酸奶)和豆制品(豆腐、豆浆、豆腐干)。65岁以上老年人每日所需蛋白质在每公斤体重1-1.2g。
03
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能延缓衰老、增强血管弹性、预防疾病。此外,水果中某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与新鲜蔬菜不同,而且水果中富含的果糖、果胶等物质比蔬菜丰富,因此不应用蔬菜代替水果。
每天吃足够的蔬菜(以深色蔬菜,如油菜、菠菜、紫甘蓝为佳)和水果;蔬菜可切碎、煮软,便于咀嚼和消化;水果应选择香蕉、草莓、葡萄等口感软糯的水果。
04
口味清淡,控盐控油控糖
老年人会出现味蕾逐渐萎缩等问题,不利于感受食物味道,为了增加食欲,老年人在烹饪时会选择增加盐油糖的使用,但长期高盐、高油、高糖的饮食,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问题,因此口味清淡,控盐控油控糖,是预防和控制上述慢性病的关键。
控盐,使用限盐勺(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日),少吃咸菜、酱料;控油,烹饪多采用蒸、煮、炖、快炒、凉拌的方式,少吃油炸食品;控糖,不喝含糖饮料,少吃糕点、糖果等添加糖食品。
05
质地软烂,细嚼慢咽
老年人牙齿脱落、消化液分泌减少,食物质地软烂,细嚼慢咽可以有效减少消化不良的发生,避免胃部不适。
可以将肉做成肉丸、肉末,鱼去刺,蔬菜切小段;多采用粥、羹、糊、汤面等流质半流质形式;吃饭时提醒老人享受进食的过程,注意细嚼慢咽。
06
少量多餐,规律进食
每餐不要吃得过饱,一次吃太多会增加肠胃负担,也容易引起血糖波动,也不宜过饥,更不宜暴饮暴食,要养成少食多餐,规律进餐的好习惯。
除一日三餐,可以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左右各加一次餐。加餐的食物与正餐应相互弥补,且量不宜过多,可选择酸奶、一小份水果或几颗坚果。注意,睡前一小时不建议用餐,以免影响睡眠。
07
主动足量饮水
老年人对口渴的感觉不敏感,容易缺水,导致血液粘稠、便秘甚至诱发心血管意外。
老年人应定时喝水,不要等渴了再喝,每天保证1500-1700毫升(大约8杯水)的饮水量,首选温开水(温度约为25-40℃),也可喝淡茶(不宜过浓)。
08
警惕误吸和呛噎
老年人牙齿脱落、咀嚼和吞咽功能下降等问题,都是老年人易发生误吸和呛噎的常见原因,误吸可导致吸入性肺炎等多种严重后果,呛噎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危及生命。
避免吃黏性过大的食物(如汤圆、年糕)和过于松散干燥的食物(如馒头干);吃带骨刺的食物要特别小心;吃饭时专心,不要说话或大笑。
生活小妙招:教你如何制作细软易消化食物
01
采用合理的烹调方法,使食物细软容易消化
煮软烧烂,切小切碎,烹调时间稍长一些;采用炖、煮、蒸、烩、闷、烧等烹调方法,不吃或少吃煎炸和熏烤的食物。
02
各种食物的选择和烹调方法
米面杂粮杂豆薯类,制成软饭稠粥、细软面食等。
肉类食物做成肉丝、肉片、肉糜、肉丸、肉馅等;鱼虾类做成鱼片、鱼丸、鱼羹、虾仁等。
蔬菜可切成小块或制成馅食用,尽量选择新嫩蔬菜,适当延长烹调时间。
选择含果胶和水分较多的水果,质地较硬的水果或蔬菜可粉碎、榨汁或煮软食用。
坚果、杂粮等坚硬食物碾碎成粉末或细小颗粒食用,如芝麻粉、核桃碎、玉米粉等。
来源:德州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