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横行三年的新冠消失了,却留下了四大奇怪现象,是好还是坏?
创始人
2025-09-24 19:14:59
0

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三年后,真的悄然退场了吗?

一、新冠病毒消失了吗?

可以肯定的是,并没有。

很多人觉得新冠的反复感染是毒株变异的结果,像早期德尔塔异变出奥密克戎后感染人数又创新高,实际上这些年新冠的卷土重来,毒株本身没有太大变化,主要还是群体免疫屏障在主导,人们感染后又产生抗体,有了免疫保护后再次感染风险大大降低,一定时间内不再感染后就有了病毒消失的感觉。

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胡洋也解释,新冠病毒并没有消失,只是以前很多人没有抗体免疫,很容易感染传染,形成大规模疫情,如今很多人已经感染过产生了抗体,病毒传播链条被切断,短期内就无法形成连锁传染现象。

今年5-6月新冠感染人数出现小高峰,引起不少担忧,难道又出现新疫情?

非也!其实主要与两方面原因有关,一来是很多人上次感染至今已有半年以上间隔,抗体的免疫功能正在减弱,二来病毒也进化出新的流行株,在突破免疫防线的能力有所增强,加上天气变化,人员密集的场所也给病毒传播提供有利环境,但大家也不用慌,尽管新毒株传染性强但是致病性非常弱。

二、新冠病毒3大结局已避无可避

世界卫生组织(WHO)去年统计了过去两年多时间,全球新冠发病和死亡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有1300万人因新冠疫情死亡,而疫情的流行也成为许多地区重大死亡原因,全球预期寿命也直接下跌到2012年的水平。

回顾疫情以来的病毒演变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新冠病毒正在沿着3个主要方向发展,大家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1、长期存在

疫情从流行至今,并没有完全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冒一下头,尽管有对应疫苗预防,也无法彻底避免病毒风险,加上病毒变异速度太快,疫苗的防御力也会越来越力不从心,目前医疗技术也做不到消灭病毒,因此新冠病毒的长期共存已经不能避免,

2、周期性衰减

虽然病毒一直在异变,但从它出现至今,其毒力已经出现周期性衰减,尽管新毒株在免疫逃逸性方面有强化趋势,但重复感染率大大降低,人体感染后致病反应也越来越轻。

3、成季节性流行病

如今新冠已经成为了季节性流行病,主要是冬夏两季感染率较高,症状也和流感越来越相似。

尽管现在感染新冠后症状都比较轻,但对于3类高危人群还是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分别是60岁以上高龄老人、自身有基础疾病以及免疫力比较差的群体,因此日常防护也不能松懈。

疫苗是预防病毒的有效手段,可以按需求接种加强针;此外日常也要注意膳食营养,注意劳逸结合,作息规律,保持健康的体魄也是抵御疾病的重要基础。

三、4大奇怪现象:疫情留下的特殊印记

尽管新冠的威力已经大不如前,但病毒依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影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成为了新常态,这些变化你有留意吗?

1、摘不掉的口罩

疫情期间供不应求的口罩,如今虽然不用抢购,但戴口罩似乎成为了一种自觉,在人流量大的空间或雾霾天气下,口罩成为人们的标配,甚至成为一种潜意识的防护习惯,而这种卫生防护意识也会长期持续。

2、出现“养生热”

新冠后人们对健康的态度越来越重视,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演变出一种健康焦虑。为了改善身体健康,人们在健身、养生课、保健调理和瑜伽冥想等方面的消费也变多了,甚至愿意为追求健康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3、药店越开越多

疫情期间退烧药、消炎药、感冒药一度成为紧俏品,随着病毒浪潮的褪去,药品需求是下降了,但药店却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药店自然也成为人们生活中难以缺失的存在。

4、消费观念转变

疫情后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经济大环境的下行,人们的收入也受到影响,消费降级的现象越来越显化,这也导致人们在消费行为上有了一定改变,消费观念不再是及时行乐,而是更注重理性消费和谨慎储蓄,性价比也成为消费者购物时的关注重点,这也倒逼市场为了获客推出更多平价商品、打折促销。

所以疫情的浪潮褪去带给社会的变化也折射出人们生活的影响,面对这些变化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适应新常态,迎接好生活的挑战,才能朝着更好更健康的自己迈进。

参考资料:

[1]《为何近期又出现新冠小高峰?钟南山:新冠病毒致病性弱了很多!》.健康时报.2025-06-13.

[2]《症状和流感相似?这种病毒来势汹汹,全人群普遍易感!》 .科普中国.2024-12-29.

[3]《“阳”过一次还会再“阳”吗?专业解答来了》.人民日报.2022-12-1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秋燥困扰孩子?3款天然润肺水,... 亲爱的家长们,秋天来了,空气逐渐变得干燥,孩子们的咽喉、皮肤和呼吸道都可能受到影响。你是否也发现孩子...
脑梗不怕肥肉,更不怕咸菜?医生... 在大家的印象中,脑梗可能与肥肉、咸菜等食物紧密相连,但实际情况却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许多人认为吃太...
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当出现疑似特发性震颤的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先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发病年龄、发病...
把“绝技”留在中原,让“奇迹”... 记者 梁露露 通讯员 汪俊杰 当生命遭遇心血管疾病 “绝境”,是放弃还是挑战“不可能”?郑州市第七人...
原创 吃... 近期,一段短视频在网上引发了不少家长的焦虑,有人声称“孩子吃太多肉反而长不高,主食才是长个子的关键。...
药物审批背后的秘密:为何生产质...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一种被忽视的罕见病 想象一下,你的孩子被诊断出一种罕见病,医生告诉你,这种...
今日秋分|收好“三忌三宜”养生...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当太阳到达黄经 180°,天地间阴阳之气达到平衡,我们迎...
水质检测全碱度检测方法与意义:... 在水质检测的众多指标中,水质检测全碱度是评估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的核心参数之一。它并非指代单一物质,而...
原创 宫... 中国女篮近期在没有重大赛事安排的情况下,主教练宫鲁鸣组织了一次集训,这一决定在篮球圈内引发了不少讨论...
原创 横... 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三年后,真的悄然退场了吗? 一、新冠病毒消失了吗? 可以肯定的是,并没有。 很多人...
医生发现:高血压患者若每天吃香... 高血压,作为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许多家庭关注的焦点。 高血压堪称“隐形杀手”,它隐匿...
上海练塘茭白节暨古镇文化旅游节... 央广网上海9月24日消息(记者郭振丹)9月27日至10月3日,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之一的202...
男生“小蝌蚪”耗尽的五大表现! 男性精子不会真正“耗尽”,睾丸会持续生产,但短期内过度排精会导致精液量暂时减少。身体感到疲劳、腰酸背...
【原创科普】“更年期”,我们要... 四十年前“80后”是早上六七点钟的“太阳”,三十年前“80后”是“小皇帝、小公主”,二十年前“80后...
尿毒症是喝出来的?医生直言:即... 尿毒症,或称终末期肾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疾病,通常在肾功能出现严重衰退后发生。肾脏一旦失去...
韩国总统:要终结朝鲜半岛敌对与... 据央视新闻9月24日消息,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当地时间9月23日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
精神分裂症复发会越来越严重吗?... 精分解惑之精神分裂症复发会越来越严重吗?精神分裂症可以痊愈后不复发吗?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与照护...
邯郸钱氏中医:得了精神病的症状... 邯郸钱氏中医介绍,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通常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重度抑郁症等严重影响患...
多名医生提醒:老年人半夜睡醒宁...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退化,特别是睡眠质量和身体的恢复能力都可能受到影响。很多老年...
女性47岁 左上肺肿块 37×... 女性47岁 左上肺肿块 37×21毫米 一位47岁女性,一周前因咳嗽就医,本以为是普通呼吸道问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