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术人就垮了?医生直言:5种病无需做手术,别让无知害了自己
创始人
2025-09-23 05:11:13
0

刘阿姨今年62岁,头发花白却精神抖擞,每天傍晚提着收音机在小区广场健步走。三个月前,她偶尔觉得胸口像压了块石头,想着"岁数大了,歇歇就好"。谁料胸闷越来越频,清晨咳出的痰里还带着粉红血丝。

女儿阿琳慌了,硬拉着她去市医院做了增强CT——左肺下叶一个4厘米的肿块,边缘毛刺,伴纵隔淋巴结肿大,高度怀疑肺癌晚期。家属排队请教专家,得到的建议几乎异口同声:"先手术,再化疗,争取延长生存期。"

签字那天,刘阿姨的手一直在抖,却反过来安慰女儿:"不怕,割了就好了。"手术安排在第二周。可就在麻醉诱导、胸腔镜刚探进去的瞬间,血氧突然跳水,血压直线往下掉——肿瘤与主动脉粘连,牵拉破裂,大出血。

抢救五个小时,刘阿姨还是没能醒来。阿琳瘫坐在手术室门口,嚎啕一句:"要是不做手术,我妈是不是还能陪我们过个年?

01

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手术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轻松选择,其背后隐藏的风险与代价,往往超出患者和家属的想象。

1.麻醉

约1/10000的患者会对麻醉药物产生严重过敏反应,轻则皮疹、呼吸困难,重则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而呼吸抑制更是麻醉的“隐形杀手”——药物过量或患者体质特殊时,呼吸可能突然停止,需要紧急插管抢救。

2.出血与感染

术中若误伤大血管,可能引发大出血,甚至需要二次开胸/开腹止血;术后切口若护理不当,可能红肿、流脓,形成难以愈合的慢性感染;更危险的是血行感染(如败血症),细菌随血液流遍全身,可能引发多器官衰竭。

3.术后并发症

疤痕增生可能影响肢体活动,深静脉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肺栓塞,心肺功能差的患者可能因手术打击出现器官衰竭,而神经损伤(如喉返神经损伤导致声音嘶哑)可能伴随终身。

4.经济与心理压力

经济与心理的双重重压,更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手术费、住院费、陪护费像“无底洞”,术后慢性疼痛、功能残疾可能让患者长期无法工作,甚至引发焦虑、抑郁,拖垮整个家庭的幸福感。手术,从来不是“切了就完”的简单决定。

02

这5种病多数不必开刀

1.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的“保守策略”以“观察+生活方式调整”为主:每6-12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及甲状腺功能,评估结节大小、边界、血流信号等变化;饮食上需严格低碘(如海带、紫菜、加碘盐尽量少吃),避免刺激甲状腺过度增生。

但需警惕三条“红线”:若穿刺活检确诊为恶性(如乳头状癌),需尽快手术;若结节直径>4cm且压迫气管、食管,导致吞咽困难或呼吸不畅,需切除以解除压迫;若合并甲亢且药物控制无效(如甲巯咪唑治疗1年以上仍反复发作),手术是根治甲亢的有效手段。

2.肺结节

肺结节的保守管理核心是“定期随访+改善环境”:每6-12个月做一次低剂量胸部CT,观察结节大小、密度变化;戒烟、避免接触二手烟及厨房油烟,雾霾天减少外出,日常可进行扩胸、深呼吸等锻炼增强肺功能。

但若出现三类“危险信号”,需立即干预:实性结节成分增大超过2mm(尤其是磨玻璃结节中出现实性成分),提示恶性可能;结节边缘呈毛刺状、与胸膜产生牵拉(如“兔耳征”),提示肿瘤侵犯周围组织;PET-CT显示结节代谢明显增高(SUV值>2.5),需尽快穿刺或手术明确病理。

3.痔疮

痔疮的保守治疗以“缓解症状+预防复发”为目标:多吃高纤维食物(如燕麦、芹菜)、每日饮水1500-2000ml软化大便,减少排便用力;每日温水坐浴10-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肿胀;外用马应龙痔疮栓、太宁乳膏等减轻疼痛、止血。

但若痔疮发展到Ⅲ度以上(排便时脱出肛门,需手动推回),或出现脱出后嵌顿(无法回纳、剧烈疼痛),甚至喷射状出血导致贫血(血红蛋白<90g/L),保守治疗无效时需手术结扎或切除。

4.囊肿

肝、肾、卵巢等部位的囊肿多为良性,若直径<5cm且无症状(如腹痛、尿频),每6个月复查超声或CT即可;饮食上无需特殊限制,保持正常作息即可。但需警惕三类“危险情况”:囊肿直径>10cm可能压迫周围器官(如肝囊肿压迫胃导致进食困难,肾囊肿压迫输尿管引发肾积水)。

囊肿破裂出血(如卵巢囊肿扭转破裂引发剧烈腹痛)或感染(如肝囊肿合并细菌感染出现发热、肝区疼痛);囊肿压迫胆管(肝囊肿)、输尿管(肾囊肿)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导致梗阻,需通过穿刺引流或腹腔镜手术解除压迫。

5.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的保守治疗以“减轻压力+增强支撑”为核心:急性期严格卧床2周(硬板床最佳),减少腰椎受力;康复期进行小飞燕、五点支撑等锻炼增强腰背肌力量;疼痛剧烈时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缓解炎症。

但若出现四类“紧急情况”,需尽快手术:马尾综合征(会阴区麻木、大小便失禁);足下垂(脚趾无法上翘,提示神经严重受损);保守治疗6周以上疼痛仍剧烈,影响睡眠及日常活动;腰椎不稳导致反复滑脱,需固定融合。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谢芯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秋分不养生,一年都白忙!牢记1... 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秋分起,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养生也要顺应自然界“收”的特点,收敛阳气...
无糖甜饮料真的不能天天喝!最新... 当前,许多人喜欢选择饮用无糖饮料,认为在喝饮料这件事上获得了“特赦”,美滋滋的小甜水终于可以敞开喝!...
河南发文规范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 精彩活动 时间:9月20日-21日上海 形式:经验分享+机构参访+专病中心合作洽谈 【点击蓝色项目...
嘉兴曙光口腔医院举办全国爱牙日... 2025年9月20日,第37个“全国爱牙日”,嘉兴曙光口腔医院成功举办了一场以“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
原创 如... 第一句:“我想你了。”这三个字简单而直接,却能穿透屏幕,直达心灵。它不仅仅是一种思念的表达,更是一种...
被誉为“蔬菜人参”!润燥安神又... 被誉为“蔬菜人参”!润燥安神又养颜,现在正当季! 秋天阴气渐长,万物成熟。养生应以滋阴润燥、养肺平补...
今日秋分,牢记三忌、三宜、三秘... 随着金风送爽我们轻轻踏入了——秋分。让我们一同漫步于斑斓的秋色中,感受那份独有的温柔与深邃。 平分秋...
阿托伐他汀能“吃几天停几天”吗... 阿托伐他汀是临床常用的降脂药物,主要用于控制胆固醇(尤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坏胆固醇”...
原创 奥... 让我们用更生动的语言重新讲述全红婵的故事: 第一段: 还记得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那个14岁的跳水小...
原创 切... 北京时间9月21日凌晨,英超联赛第5轮上演一场强强对话。切尔西客场挑战曼联,最终1-2落败,吞下本赛...
脑胶质瘤是良性还是恶性 脑胶质瘤是良性还是恶性?脑部胶质瘤既可能是恶性肿瘤也可能是良性肿瘤但是脑胶质瘤大部分是恶性的,但也有...
体检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先... 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常简称 AL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体检单上这项指标...
一手术人就垮了?医生直言:5种... 刘阿姨今年62岁,头发花白却精神抖擞,每天傍晚提着收音机在小区广场健步走。三个月前,她偶尔觉得胸口像...
秋分做好这几件事,助您平稳入秋... 九月过半,凉风习习,我们即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自此...
神秘的海洋生物:你不知道的“Y... 你有没有想过,海洋深处可能藏着一些你从未见过的生物?最近,科学家们在探索一种名为“Y幼虫”的神秘小生...
吃得越少越长寿?钟南山的三餐智... “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顿顿喝粥才健康”“吃饱才能有力气”—— 关于饮食与长寿的说法众说纷纭,不少人陷...
秋分将至注意保暖多吃这5样,顺... 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标志着昼夜均分、寒暑相平,自此北半球白昼渐短、黑夜渐长,气温逐...
长期新冠与异常子宫出血:女性健... 长期新冠与异常子宫出血:女性健康的新警示 想象一下,某个下午,你正在和朋友喝咖啡,聊着生活中的琐事。...
焦虑症:如何分清是正常情绪还是... 焦虑是正常情绪,而焦虑症是一直摧毁身心稳态的精神疾病; 多由长期压力等心理因素诱发,也与遗传、生理相...
斜肌:被忽视的核心力量,如何支... 引言 你是否曾在健身房里努力锻炼腹肌,却忽视了两侧的斜肌?许多人都知道腹肌的重要性,但对于斜肌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