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就到了秋分。每年只要到了秋分,家里的老人就会经常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句话的意思是秋分后只要下一场雨,气温就会下降几度,而且还上升不了,人体会感觉到越来越寒冷,所以每年秋分时节,大家会明显的感觉到寒意。而每年秋分,也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所以每年秋分,我的长辈,就会发一些秋分的注意事项给我们这些晚辈,而我看了好几个长辈发的注意事项,有一些确实值得我们去遵守,我把这些注意事项总结为“一不剧、二不受、三不吃、四不去”,天凉别大意!
1不剧:不能剧烈运动
秋分的养生要以“收”为主,特别是运动之“收”,选择有氧运动,能平缓内敛,不要做无氧运动,因为大部分的无氧运动后,身体会出大量的汗,而出汗会耗伤津液和阳气,津液少了肺就比较干燥,此时就很容易咳嗽,而阳气不足,身体的免疫力就会降低,等到了冬天,不仅腿脚会感觉到冰凉,而且还会经常生病。
有氧运动指的是“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做这些有氧运动时,运动20-30分钟就可以了,感觉到身体稍微有一点汗水,就赶紧停止运动,然后多喝一点温热水,来补足身体的津液。而无氧运动指的是“短跑、举重、投掷、跳高、跳远、拔河、俯卧撑”等等,不是专业人士,这些运动少做,减少对身体的危害。
2不厚:不要穿的太厚
在民间有句俗语是“春捂秋冻”,这句话的意思是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应该适当地“捂”一阵子。秋冻指进入秋天后,不要刚一感觉冷就把家里厚衣服穿着,应该适当地“冻”一阵子,可以让身体慢慢适应寒冷的刺激。因为适当的受到冷空气刺激,可以锻炼机体的耐寒能力,促使毛孔闭合,帮助身体的阳气顺利地从“泄”的状态平稳过渡到“收”和“藏”的状态。
而在秋分后,也不要过度的冻,只要身体感觉到有一点点冷就可以了,长时间受冻,身体再好,也会生病。建议大家在秋分冻2-3天就可以了,而受冻后,可以适当的多喝一点生姜水,帮助身体将体内的寒气都排出去,从而使我们阳气满满的进入到深秋。
3不吃:不要吃的过饱
在秋分,有秋补的说法,因为进入到秋分后,平均气温在20度左右,此时我们多吃一些营养价值食物,能更好的被身体所吸收,从而间接起到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而适当秋分,是对身体有利的,但是过度秋补,比如每天吃的很饱,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如果肠胃一直处于高强度的运作,会导致肠胃有问题,比如胃溃疡、慢性胃炎等等。
大家在秋分,只要吃7-8分钟饱就可以了,同时每天还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比如梨子、萝卜、小青菜等等都要多吃,这些食物都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可以帮助肠胃将里面的脏东西清理出去,从而使身体感觉到更轻松。吃完饭后,大家最好进行有氧运动30分钟,更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4不去:不去人多的地方
秋分后,气温会急剧下降,此时又到了流感的高发时期,所以在每年秋分时节,大家不要去人特别多的地方,特别是带着小孩,因为小孩的免疫力最低,也是最容易感染的,如果一定要带孩子出去玩,可以选择空旷的公园等人比较少的户外活动,这样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如果您最近感冒了,因为一些原因要去人流量多的地方,必须戴还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延长生病的时间,而没有身边的人,也不要大意,去人多的地方,也要戴好口罩,回家后,立即把手洗净,避免病菌残留在家里。
明天秋分,记得:“不能剧烈运动、不要穿的太厚、不要吃的过饱、不去人多的地方”,天凉别大意!如果今天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一个关注,点一个赞,这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后续美食家老胡还会给大家讲解更多传统习俗,最后感谢大家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