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关于健康的小窍门,其中一些可能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比如,民间有说法,肚脐眼藏着“生老病死”的秘密,为什么这么说?有没有道理呢?
在中医理论中,肚脐(神阙穴)占据着人体任脉上的显要位置,被视为经络的总枢纽和经气的汇聚之海,具有统领全身经络与血脉的功能。自古以来,人们就对肚脐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有“肚脐为五脏六腑之根基,元气回归脏腑之源头”的说法流传。
肚脐内部与五脏六腑相通,外部则是风寒等外邪侵入的门户,它具有向身体四周及全身输送气血的功能,能够起到培固元气、强健脾肾、回阳救急、调和胃肠、促进气血流通、消散郁结、通调滞涩以及活血调经等多重作用。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肚脐周围的神经末梢丰富,与人体内部的各种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一些人认为通过肚脐可以反映出身体内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此外,肚脐的形态和颜色也可能与身体的健康状况有关。例如,肚脐周围的皮肤颜色是否均匀、肚脐的形态是否圆润等,可能反映出身体内部的健康状态。
01
肚脐有这3个特征,或许更长寿
1. 肚脐大、圆、深
“脐大能容李者,寿相也。”这是《诊病奇侅》中对寿相肚脐的描述,肚脐大、圆、深,说明你有很好的长寿潜质。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好的肚脐应该具备三个特征:大(肾气足)、圆(脾胃气足)、深(心气足)。而中国人的肚脐直径一般在0.8厘米到2厘米之间。
2. 肚脐颜色健康
健康的肚脐应展现为淡红色或淡黄色,这象征着良好的血液循环状态。然而,当肚脐呈现黑色时,可能预示着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而当肚脐显得苍白时,则可能是贫血或营养不良的信号。因此,一旦发现肚脐颜色出现异常变化,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3. 肚脐无异味
肚脐的清洁与无异味状态,表明细菌生长较少,这通常是身体健康及免疫力较强的一个信号。保持肚脐的清洁和干燥对于预防感染和其他健康问题至关重要。潮湿或有异味的肚脐可能是细菌或真菌感染的迹象,这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健康状况。
02
肚脐眼里的泥,到底能不能抠?
一般来讲,是不建议抠肚脐眼的。
肚脐眼是一个湿润的部位,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通过抠挖肚脐眼可能会破坏皮肤的天然屏障,导致细菌感染或真菌感染的风险增加。这可能引起局部皮肤发炎、红肿、疼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脓疱或蜂窝组织炎等严重感染。
抠挖肚脐眼可能会损伤肚脐周围的组织,导致皮肤破损或出血。这不仅会影响肚脐的美观,还可能引发感染或其他健康问题。
肚脐周围的神经末梢丰富,与人体内部的各种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抠挖肚脐眼可能会对身体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虽然不建议抠挖肚脐眼,但保持肚脐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清洁方法是:使用干净的棉签蘸取少量温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肚脐周围的污垢。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肚脐周围的皮肤。清洁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肚脐周围的水分,保持肚脐的干燥。
03
如何通过按揉脐周调理身体?
1. 揉脐周
按摩法:在脐周带动皮肤做轻柔缓和的旋转动作,产生皮下组织层之间的内摩擦。
动作:两掌相叠,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速度柔缓,用力均匀。
揉脐周对腹部肠道产生直接刺激,改善肠动力,促进肠道运动,缓解胀气和便秘。
2. 推胸腹
推法:用指、掌、拳面等部位贴住治疗部位,用适当的压力,做单方向的直线移动。
动作:推腹时,两掌从两肋乳根处开始,从上往下推向小腹,掌根用力。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谢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