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加重,双脚先察觉?忠告:若脚踝出现这4个迹象,要提高警惕
创始人
2025-09-20 22:12:49
0

夜色沉沉,社区门诊的灯还亮着,大爷一瘸一拐地走进来,脱下鞋子的瞬间几乎疼得吸冷气:“医生,我这脚踝又肿又热,连被子碰一下都要跳起来。”医生看了看,叹了口气:“典型的急性痛风发作。”

他有些委屈:“我也没吃什么大鱼大肉啊,怎么老了反而得这个病了?”其实,这样的场景在门诊里常见得很,很多人觉得痛风和高尿酸是年轻人喝酒吃海鲜才会有的问题。

但临床数据显示,尿酸过高和关节的损伤,常常是从双脚悄悄开始的,特别是脚踝,往往是最早发出“警报”的部位。

身体就像一个警钟,在尿酸持续升高时,会通过一些细微信号提醒我们,如果忽视了,就可能迎来疼得彻夜难眠的急性发作。

不少人第一次发作时,都觉得是扭伤、拉伤或者风湿,结果拖到关节红肿发热才来就医。事实上,尿酸就像水壶里的水垢,当浓度长期超标,就会在脚踝、脚趾这些末梢关节形成尿酸盐结晶。

随着时间推移,结晶刺激滑膜,引发剧烈炎症反应。脚踝是承重关节,又远离心脏,血液循环较慢,更容易让尿酸结晶沉积,所以常常成为最早的“受害者”。

一旦脚踝开始出现无缘由的红、肿、热、痛,就要考虑是不是高尿酸在作怪,尤其是半夜痛醒、痛得无法走路时更要警惕。

中华医学会风湿免疫学分会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已超过13%,城市男性更高,而超过一半的痛风患者,第一次发作都发生在下肢关节。

脚踝出现的信号往往有四个阶段。最轻微的,是酸胀和轻度隐痛,很多人以为是走多了或者落枕,其实这是关节炎症的前奏;

接下来可能出现轻微红肿,摸起来有些热,活动时疼痛加重,尤其是上下楼时明显;第三阶段是剧烈疼痛,往往在夜间突然发作,痛得不敢碰床单,皮肤发红发亮,关节活动受限;

再严重的就是反复发作甚至出现痛风石,关节变形,走路困难,严重影响生活。医生提醒,一旦出现这些情况,最好抽血查个尿酸,必要时做关节超声或X片,尽早判断是否为高尿酸导致,越早干预越能避免反复发作造成不可逆的关节损伤。

尿酸升高的原因很多,并不只是吃海鲜喝啤酒。首先是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比如长期喜欢高嘌呤食物、甜饮料,或者肥胖、代谢综合征导致嘌呤代谢异常。

其次是排泄减少,肾功能下降、长期用利尿剂降压药的人尤其容易尿酸积累。还有一些人天生肾小管排酸能力差,家族中常有人早早痛风,这类人哪怕饮食很清淡,也容易中招。

中老年人因为肾小球滤过率逐年下降,尿酸排泄能力更弱,所以常常到了五六十岁才第一次发作,让人误以为是“突然得病”。其实,尿酸在血里早已积累多年,只是到这个时候才爆发。

想要减少脚踝的“警报”,最根本的是控制血尿酸水平。饮食上要注意减少高嘌呤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海鲜、火锅底料,啤酒和高果糖饮料更要少喝。

多喝水,每天1500到2000毫升,促进尿酸排泄。多吃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牛奶,有助于尿酸溶解排出。

体重超标的人要减重,研究显示,体重下降5%-10%,血尿酸水平平均能下降60-80 μmol/L。规律运动也很重要,推荐快走、骑车、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但痛风发作期要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加重炎症。

戒烟限酒,特别是啤酒、黄酒要严格限制,因为酒精会抑制尿酸排泄。对于血尿酸始终居高不下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尿酸药物。

坚持定期监测,把尿酸控制在360 μmol/L以下,有痛风石或关节损害的患者则需更严格控制在300 μmol/L以下。

当脚踝已经出现疼痛和红肿时,切勿忍耐或自行乱用止痛药,应及时就诊,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等药物控制炎症,并注意抬高患肢、局部冰敷缓解症状。

急性期过后,不要马上停药或松懈,而要坚持长期管理,防止复发。医生通常建议每3-6个月复查尿酸和肾功能,根据情况调整方案。

很多人以为痛风不可避免,其实它完全可以被控制好。早期识别脚踝的这些细微信号,就等于提前拉响了警报,给身体一次机会避免更大的损伤。

老年人要记住,健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每一天的积累。不要等到疼得彻夜难眠才后悔没管好嘴,不要等到关节变形才想起运动和减重。

今天就从多喝一杯水、少吃一次火锅、早点睡觉开始,让尿酸慢慢降下来,让脚踝安静下来。

具体健康情况仍需前往当地正规医院面诊,让医生结合血尿酸、肾功能、影像学结果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才能最大限度保护关节,远离痛风困扰,让晚年生活多一点从容和舒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尿酸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茯苓-慧苡仁药对治疗高尿酸血症作用机制研究网络首发赵耕:曹佳璐:袁文征·郑冰元·梁可 >中西医结合慢性病杂志2025-09-16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万... (第一段改写) 德甲联赛的乒乓球赛场上,欧洲年轻选手们正以惊人的斗志向樊振东发起挑战。这些选手或...
发作性睡病5年没加重?田丰大夫... “确诊发作性睡病时,医生说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没想到 5 年了,白天还能正常接送孙子、买菜!”62 岁...
突破实体瘤治疗瓶颈!北京协和医... 对于全球每年超20万新发的胆道癌(BTC)患者而言,晚期确诊往往意味着有限的治疗选择——化疗联合免疫...
酒会导致转氨酶升高如何确定患上... 喝酒就会使转氨酶升高,那怎么确定患上酒精肝呢?喝酒后转氨酶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上酒精肝。那么,该如...
小RNA疗法:改变重症肌无力患... 引言:无声的斗争 你是否曾经看到过一个年轻人,面带微笑,却在努力提起手中的杯子?这就是重症肌无力患者...
担心预制菜添加剂?营养师教你3... 最近,罗永浩的一条微博把西贝和“预制菜”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时间,我们对餐桌上的食物充满了问号:我们吃...
尿酸加重,双脚先察觉?忠告:若... 夜色沉沉,社区门诊的灯还亮着,大爷一瘸一拐地走进来,脱下鞋子的瞬间几乎疼得吸冷气:“医生,我这脚踝又...
南阳市中医院开通“书记院长微信... 近日,南阳市中医院开通“书记院长微信号”,通过微信平台实现“一键直达”式沟通,推动“以患者为中心、以...
豆腐被关注!医生发现:高血压患... 豆腐,这种我们在餐桌上经常见到的食物,早已成为许多人饮食中的常见选择。它不仅因其独特的口感和多样的做...
糖尿病的10个坏习惯正在毁血糖... 糖尿病患者要稳定血糖,就必须改掉自身的一些坏习惯坏毛病,以下是7个常见的坏习惯,糖尿病人需尽快改掉,...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需要注意什... 导读:今天跟着吕仁和先生学习不同分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病证结合康复和预防 根据WHO...
济宁长春堂分析:为什么产后月子... 一、简单介绍一下发汗法 “发汗法”是祖国医学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方法指的是用药物等使身体...
波兰不守信用,中国用1天就拿出...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9月18日,波兰政府突然...
辅酶Q10和褪黑素备案产品拟增...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辅酶Q10和褪黑素保健食品原料备案产品增补剂型和辅料(征求意见稿)》,拟在2...
孩子不爱吃水果?果汁可以替代吗... 随着居民营养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每天吃水果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习惯。为了更好地养育下一代,很多年轻妈...
中药忌口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我们喝中药,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疗效,让身体更快恢复健康。但你知道吗?有时候疗效打折甚至出现不适,可能就...
原创 《...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朋友,尤其是女性,在经历了离婚后,会选择一段时间的单身生活,不急于再找结婚...
再这样吃红薯,肝就废了?医生:... 红薯被广泛视为一种健康食物,尤其是在秋冬季节,红薯不仅美味,还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有...
祁东县中医医院:生命接力搭建绿...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7日讯(通讯员 何晓晓 肖忠诚)9月16日中午,在包头开往南宁的Z33...
原创 2... 不得不说,有的娃是来报恩的。 湖南一个2岁的尿不湿宝宝,摊上一对睡不醒的父母,也学会了自力更生。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