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行的口吃治疗与研究学会(STARS)首届教育与研究会议上,来自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神经生物学与行为学助理教授沙赫里亚尔·谢赫巴海(Shahriar SheikhBahaei)分享了关于口吃的新发现。这些发现揭示了大脑在语言产生中的复杂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可能如何与口吃相关联。
谢赫巴海教授强调,语言产生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运动行为,涉及到体内超过一百块肌肉的协调工作。他指出,尽管研究人员已知晓部分大脑回路和听觉反馈系统的作用,动物模型的开发则为科学家们提供了观察细胞和回路层面过程的机会,促进了对语言神经生物学的更全面理解。
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焦点是多巴胺的作用。多巴胺不仅与运动功能相关,还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谢赫巴海表示:“多巴胺在语言产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富含多巴胺的区域与声乐运动行为密切相关。”
此外,他还提到语言与呼吸之间的协调。几乎所有物种(除了青蛙)在发声时都是在呼气时进行的。通过对口吃动物模型和人类研究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呼吸回路存在异常,表明这两种重要回路之间的活动协调可能受到影响。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为什么有些孩子能够自然克服口吃,而另一些则无法做到。谢赫巴海指出,口吃在大约1%的人口中持续存在,这意味着全球近8000万人受到影响。证据表明,控制呼吸、口面运动和发声的运动回路的发展和完善受到了干扰,可能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最后,谢赫巴海讨论了口吃与焦虑之间的相互作用。他表示:“现有数据显示,口吃者并不一定更焦虑,但焦虑会加剧口吃。”因为说话需要快速而紧密的脑部活动,即使是微小的时序干扰也可能导致某些个体出现口吃。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口吃背后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这为未来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注: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