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贫血、出血和免疫力下降等问题。有些人仅仅是去医院洗牙,结果却意外发现血液异常,最终确诊为白血病,这并不是偶然。
医生提醒,牙龈出血可能只是表面症状,真正的原因往往与血液系统健康息息相关。身体出现4个异常信号时,便可能是白血病的早期预警,不能掉以轻心。
1.频繁出血,止血困难
健康人的牙龈如果出血,大多与牙周炎、刷牙过于用力、维生素C缺乏等因素相关。但如果牙龈反复出血,甚至轻微触碰就会流血,并且伤口难以愈合,就要警惕是否是白血病的信号。
白血病会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使血液凝血功能下降,从而出现频繁的牙龈出血现象。有些患者在洗牙、拔牙或其他小手术后,出血量异常增多,甚至出现止血困难,这时候就需要尽快检查血常规,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性。
2.皮肤淤青,长小红点
白血病患者的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血小板减少会影响正常止血功能,因此,即使没有明显外伤,皮肤也可能无缘无故出现大面积淤青或瘀斑。此外,白血病患者的皮肤上可能会出现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即所谓的“皮肤紫癜”,这些小红点不会突出于皮肤表面,也不会因搔抓而消失。对于长期存在的皮肤异常,应当提高警惕,避免忽视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性。
3.长期乏力,体力下降
白血病的发生会抑制正常红细胞的生成,导致贫血的出现。贫血的典型症状包括脸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气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很多患者即便睡眠充足,仍然感到精力不足,容易疲惫,日常活动能力下降。例如,以前可以轻松完成的体力活,现在可能变得吃力,甚至短暂的步行或爬楼梯都会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如果近期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尽早检查血液指标,排除贫血或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
4.免疫下降,反复感染
白血病不仅会影响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还会破坏正常的白细胞结构,使机体的免疫系统受损。白细胞的异常增殖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使患者容易受到细菌、病毒或真菌的侵袭。例如,频繁感冒、持续性发烧、扁桃体炎、肺炎、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甚至轻微的伤口都容易感染。
这种免疫力下降的情况往往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存在,且伴随病情加重而逐渐恶化。如果近期经常生病,且恢复缓慢,就需要进行详细检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
总体而言,白血病的早期症状可能比较隐匿,容易与普通疾病混淆,许多看似寻常的症状,可能正是血液系统疾病的警示信号。如果男性发现自己近期有这些不明原因的变化,且持续存在,应尽快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及时干预,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棉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