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 108 页的《经络图要》,虽篇幅精炼,却堪称中医经络学说的 “可视化手册”。它以清晰的图解与简明的阐释,将复杂的人体经络系统梳理得条理分明,既是中医从业者的参考工具,也是爱好者入门经络知识的便捷之选。
书中核心内容紧扣经络体系的关键:开篇的 “宗营卫三气图”,率先厘清了经络运行的 “能量基础”—— 宗气行于胸,主呼吸与血脉运行;营气行于脉中,濡养脏腑组织;卫气行于脉外,护卫体表。这幅图将无形的气与经络的关联具象化,为理解经络功能搭建了理论框架。而 “任脉二十四穴图” 则聚焦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精准标注从会阴到承浆的二十四处穴位,不仅明确穴位定位,还简要说明各穴的主治方向,为任脉相关调理提供直观参考。
十二经脉的图解是全书的重点。手三阴经(肺、心包、心经)、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经)、足三阳经(胃、胆、膀胱经)、足三阴经(脾、肝、肾经),每一经脉均配有专属图解:清晰勾勒循行路线,标注起止穴位与关键节点,同时点明经脉与对应脏腑的联系。比如手太阴肺经图,既展示从中府到少商的循行路径,也标注出太渊、列缺等核心穴位,让读者能快速把握经脉走向与穴位分布。
更具实用价值的是书中收录的 “部分身体调节法”。这些方法并非抽象理论,而是结合经络特点设计的简易调理方案:如针对手阳明大肠经不畅导致的便秘,可按揉合谷、曲池穴;针对足太阴脾经虚弱引发的消化不良,推荐按摩三阴交、公孙穴。简单的操作方式,让读者能借助经络知识进行日常养生,真正实现 “学以致用”。
篇幅虽短,《经络图要》却以 “图为主、文为辅” 的形式,让复杂的经络知识变得易懂、好用,为传承与普及中医经络文化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