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还有一周就开学了,基本上每年这个时候妈妈们都开始焦虑起来了。
不单单是焦虑孩子的学业问题,更多的是围绕一个问题,那就是:
“不知道为什么,宝宝一到学校体质就变差了”。
其实孩子生病并不是偶然的现象,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凑在一起,才造成孩子在学校就容易生病。
如何打破上学就容易生病的“魔咒”呢
我们首先必须要找到原因:
1、没有适应学校的生活
对于初入学的幼儿园小班的宝宝来说,娃需要离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独自一个人去面对学校里的老师、同学,独自去吃饭等,是很难一下子适应的。
那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学校的假期一般都很长,暑假长达两个多月,寒假最少也有一个月左右。这段时间孩子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每天跟着自己最亲密的爸爸妈妈在一起,受到来自全家人的关注。
突然,就要离开父母和家人一整天,一下子适应不了这样的转变。
特别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学生多,又都比较小,老师不可能事事关注,心里有了落差感,孩子就会产生失落和郁闷等负面情绪。
情志不好,宝宝的食欲、睡眠都会受到影响,脾胃(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开始变弱,免疫力自然就会下降了,那么各种病症就很容易找上了门。
2.孩子不会照顾自己
在家快关疯了的孩子,一到了学校或者幼儿园,有那么多的小伙伴们一起玩,做游戏,热了就脱衣服,或者出汗汗湿了衣服,也不会擦一擦。反复这样,特别是幼儿园小朋友本身体质弱的情况下,对温度的调节能力达不到,就很容易受凉。
长时间穿着汗湿的衣服,导致外邪入体,免疫下降,过敏体质的孩子就容易开始流鼻涕,咳嗽。
3.饮食习惯不好
在学校不像是家里,孩子喜欢吃什么家长就给做什么,在学校里都是食堂大锅饭,炒菜很难做到孩子都喜欢,加上大锅饭本身就没有家里的色香味俱全,这就导致本身不挑食的孩子开始挑食。
学校里饭菜吃不完,还没有放学孩子们就肚子饿的咕咕叫,回家如果没有做好饭,就会先吃零食或者大量的水果来充饥,等到了晚饭时间又不饿了。
长此以往,家长们也担心孩子在学校吃的不好,营养不够,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在了晚餐上,晚上让孩子吃顿好的。结果吃完饭后孩子就要写作业,坐着不动,导致睡前胃里食物还无法消化完。
大量的进补让孩子本就脆弱的脾胃一下子运化不过来,出现积食或者腹泻等各种肠胃问题。
4、集体生活,交叉感染
原来在家只有一个娃,哪怕是生病也不容易相互传染,现在班级里几十个娃一起,特别是碰到秋冬季流行性感冒期间,免疫好的孩子就是咳嗽,但是免疫不好的孩子被传染后很容易发展成支气管炎甚至肺炎。
不过敏的孩子感冒后一周就好了,而过敏体质的孩子感冒之后就会引发呼吸道过敏症状一直发作,持续2周甚至数月不好。
体质的根本差异,免疫力的高低不同,加上集体生活交叉感染是孩子上学就容易生病的主要原因。
5、情绪因素
现在学习学业压力相对都很重,孩子们的情绪上很容易紧张,焦虑,甚至选择逃避。
我们的身体有一个神经系统叫植物神经系统,它掌管着我们身体的内在感觉和正常活动。
植物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当孩子紧张焦虑不想上学或者提到上学就会不自觉的感受到不舒服,难受的时候,交感神经就会启动,包括运动以及考试的时候也会非常活跃,而上课的时候又需要副交感神经启动让孩子更加沉着,冷静。
如此反复的2个系统启动,就会容易出现紊乱,这种紊乱会导致孩子免疫低下,各个系统功能难以调节好。
情绪将会直接影响胃肠道,胃肠道是我们人体的“第二大脑”,所以孩子一上学容易生病跟情绪也是息息相关的。
总结如下:
你会发现身体倍棒的孩子还是有的,但是身体“弱不禁风”的娃更多。
“弱不禁风”的原因都是可以一样克服的,我们也叫“适应”,既然无法改变上学的环境,那么我们就要让自己的孩子更强大一些,去适应环境,接受环境,并且容易环境中。
写一篇我们将个大家揭晓如何养出一个“全勤省心”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