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姐,你还好吗?”——一场16楼意外的温柔提醒
昨天傍晚,小区群里突然弹出一条消息:“16 楼有人摔下来了!”
我刚下班,手里拎着菜,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王姐?那个总爱穿碎花围裙、在阳台哼《甜蜜蜜》的王姐?
几分钟后,救护车呼啸而过,群里七嘴八舌:
“听说地滑,一脚踩空!”
“天呐,十几米,人还能好吗?”
我的心揪成一团,像被人攥紧的湿毛巾。
十分钟,生死分水岭
医生后来告诉我们:
“从高处坠落,前 10 分钟是黄金的‘救命窗口’。”
这话听着像电影台词,却是真真实实的生死时速。
怎么判断“要不要立刻打 120”?
一句话:不搬、不喂、不慌乱,第一时间拨 120。
手术室里的 6 小时,像闯关游戏
王姐被推进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时,血压低得吓人。
多学科团队像一支默契的“拆弹部队”:
术后,王姐在 ICU 躺了整整一周。
我们轮流去给她送汤,隔着玻璃看她从“插满管子”到“能眨眼”,像看一株被风雨打蔫的月季重新挺起了腰杆。
家里那些“隐形陷阱”,你排查了吗?
王姐出事那天,阳台瓷砖刚拖过地,脚下一滑,悲剧就发生了。
张美齐主任叹了口气:“很多意外,其实早就有征兆。”
3 分钟自查清单,今晚就动手:
给王姐,也给我们的一句话
王姐出院那天,阳光特别好。
她坐在轮椅上,冲我们笑:“以后拖地,我穿防滑拖鞋,再哼歌也不飘了。”
我们都笑,眼眶却红了。
意外不会提前打招呼,但预防可以。
今晚回家,花 10 分钟,把家里那些“小毛病”顺手修一修。
别让爱你的人,在群里发那条“谁摔下来了”的消息。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