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为一位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后输尿管吻合口狭窄的患者实施修复手术。
多年前,患者老李(化名)因膀胱癌接受了一种高难度手术——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即截取一段乙状结肠,经处理后重建为新的膀胱,并与输尿管吻合,以实现术后自主排尿。手术很成功,肿瘤多年未复发。然而近年来,老李却反复出现肾积水与结石,检查发现原来是输尿管-新膀胱吻合口发生再狭窄。尽管尝试了多次支架置入、球囊扩张等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肾脏积水仍在加重。
老李慕名来到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尿路修复团队副主任医师郑鑫的门诊。经过细致评估,郑鑫指出,这类二次修复手术极具挑战。
组织粘连严重:既往手术会造成正常解剖层次模糊,分离中易损伤周围肠道、血管;
输尿管血供差:首次手术可能已影响输尿管血液供应,再次手术极易引起吻合口血运障碍;
健康组织有限:多次手术后剩余输尿管长度不足,吻合张力大,影响愈合;
亟须多学科协作:要求团队兼具丰富腔镜手术经验和处理复杂疑难病例的能力。
术前CT
尽管困难重重,尿路修复团队毅然迎难而上。凭借多年积累的二次手术修复经验,团队为老李施行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再吻合术”。术中发现粘连极其严重,但在团队精细操作下,手术仅用时2小时便顺利完成。
术后三个月复查显示,造影剂顺利通过输尿管进入新膀胱,肾积水显著改善。老李终于摆脱了长期携带肾造瘘管和支架的痛苦生活。
术前造影
复查造影
“朝阳经验”:让复杂尿路重建“无创”可及
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尿路修复团队,依托丰富经验,系统总结出针对各类复杂输尿管狭窄的“朝阳经验”:根据狭窄位置、长度、病因(如结石、手术、放疗、肿瘤等)量身定制个体化、微创化的修复方案,率先实现尿路修复手术全系微创化覆盖。团队始终秉持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于帮助更多复杂尿路疾病患者摆脱支架与造瘘的束缚,重拾健康人生。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