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入秋后别贪嘴!这4种水果被称为“湿气之王”,吃错可能增加身体负担!
随着秋天的脚步悄然来临,天气逐渐变得凉爽宜人,人体阳气也开始渐渐收敛,脾胃功能也开始“降了温”。很多人习惯于靠吃水果来补充营养和水分,却不知水果吃多了,反而可能会让湿气在体内“安家”,加重身体困倦,精神不振、关节酸痛等诸多不适。
《黄帝内经▪素问》: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谓“痹”就是由外界的风邪、寒邪和湿邪侵袭人体而成,这里的湿邪就是指外湿,由此可见湿气有外湿和内湿之分,而内湿则是指体内所含的那一部分水气,是一种病理产物。所以,秋天祛湿很重要,水果虽然美味,但是有些却是“湿气之王”,吃错了可能会给我们的身体增加负担。
第一种、冰西瓜:寒凉伤脾引“湿滞”
炎热的夏天,吃上一口冰西瓜,那是要多爽有多爽,但是入秋后再贪这口凉,就容易“伤阳气、生湿气”。西瓜本身性凉,冰镇后寒性更甚,而脾胃喜温怕寒,过量食用会损伤脾胃阳气,过量食用会加重脾胃的负担,进一步影响湿气的代谢。所以,入秋后尽量少吃西瓜,特别是本身脾胃虚寒、湿气较重的人更要注意。
第二种、芒果:甜蜜背后暗藏“湿热”
芒果被称之为“热带水果之王”,它自带浓郁香气,是很多人的心头好,但是它在中医里属于“湿热型”水果,却含糖量很高。
在南方一些盛产芒果的地区,就有“一只芒果三把火”的说法。入秋后,天气本就干燥,人体容易上火,此时吃太多芒果,湿热之邪就会在体内积聚,加重湿气。对于一些过敏体质的人来说,秋季吃芒果还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第三种、榴莲:补过头反而“生痰湿”
榴莲被称之为“果中之王”,性温热,适量吃可以补阳散寒,但它的“滋腻感”很强,过量食用反而会让脾胃“罢工”。
入秋后,人体的新陈代谢相对减缓,过多食用榴莲,身体难以将其热量和糖分及时代谢出去,就容易在体内形成湿热之象。湿热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湿气加重。而且,对于本身就有湿热症状,如口苦、口臭、舌苔黄腻的人来说,入秋后吃榴莲会让症状更加严重。
此外,榴莲吃多了还可能导致上火,出现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问题。所以,入秋后吃榴莲一定要控制量,浅尝辄止。
第四种、柿子:多吃易“助湿伤脾”
据《本草纲目》中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固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但柿子属于寒性水果,同时还含有较多的鞣酸。入秋后,人体的肠胃功能减弱,过多食用柿子,鞣酸会与胃酸结合,形成难以消化的物质,阻碍肠胃的正常消化吸收。而且,柿子的寒性会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湿气内生。
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湿性黏浊,如油入面”,现代人由于生活压力大,作息时间不规律,身体容易被湿气侵袭,所以秋天更应该注意,不要吃带有湿气的水果徒增烦恼。
我是晓峰,如果您喜欢晓峰的分享,不要忘记关注吃货峰子哦!
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