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一种突发且危险性较高的健康问题。它发生时,大脑内部的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渗入脑组织,可能对大脑功能造成影响。
为什么高血压需要特别关注?
在导致脑出血的各类因素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一个。统计显示,超过一半的脑出血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
我们大脑中的血管,相比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管壁本身较薄。而长期高血压会进一步让这些血管变得脆弱。一旦血压突然显著升高,就可能导致脑部的小动脉破裂,从而引发脑出血。
哪些情况容易诱发血压骤升?
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普通的行为或状态,比如情绪激动、天气突然变冷、用力排便或者做某些需要屏气的动作,都可能引起血压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如果患者本身血管弹性较差、存在硬化或薄弱的问题,突发高血压就大大提高了血管破裂的风险。
大脑出血后会发生什么?
人的颅腔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当某根血管破裂,血液就会流入脑组织。随着出血量增加,颅内的压力也会不断上升,如同一个逐渐充气的气球。这种压力会压迫到大脑实质区域,可能造成相应功能区受损,进而影响身体活动、语言或意识状态。
脑出血的后果有多严重?
很多人一听到“猝死”首先会想到心梗,但实际上脑出血也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出血的具体位置和出血量的多少。
由于脑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患者通常需要立即就近救治。一些情况下,受条件所限或送医不及时,患者可能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有效治疗,这也导致脑出血的致残和致死风险相对较高。
姜镇主任温馨提示:
预防脑出血,控制血压是关键。定期监测血压、保持情绪稳定、饮食健康、避免剧烈用力,尤其在高龄或已有血管问题的人群中尤为重要。精诚博爱医院提示,如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言语不清或肢体无力等症状,须立即就医。